林业管理及虫害防治技术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21-06-09

  森林虫害,在林业管理中始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由于我国林业面积相对较少且分布不均,而虫害又是林业较为常见的危害。近些年来,病虫害种类不断增加,危害程度也愈发严重,影响与制约了我国林业的正常发展。因此新时期对林业管理要提出有效的管理手段,对病虫害防治要给予高度重视。虫害治理工作是林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林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林业建设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但病虫害的频发已经成为我国林业所面临的一项重大突出问题,也严重制约了林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林业管理应对虫害防治工作引起重视,需不断采用新技术,以及加大资金投入等。

  1   我国林业病虫害现状近些年来,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较为频繁,给森林资源带来较大损失。据相关统计,我国天然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占总面积的8%以上,人工林病虫害发生的比例却更大,超过20%以上。基于此,病虫害已成为影响与制约我国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从病虫害种类上来看,已对森林造成危害的病虫害种类高达8 000多种,其中发生频率较高的有200多种。此外,每年以前只是小面积发生的几种病虫害都会变成大面积发生,无疑会对我国的森林资源带来较大危害。2   林业虫害频发的原因首先是自然因素。由于森林资源的不足,森林覆盖面积小,加之遭受大量砍伐,以及重建的人工林地区树种单一,破坏了生态原有的环境,造成物种较单一,使生态系统的免疫功能锐减,这样就利于虫害的产生与传播。其次是人为因素。近年来,国际间在林业管理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加强,就会引入一些国外新品种,也会导致新的虫害发生,如美国白蛾虫害等。第三,人们为追逐个人的经济利益,对森林进行滥砍乱伐,使森林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降低了森林的防御能力。除此之外,还存在很多其他的因素,如有关部门管理与治理不当、力度不够及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等,都会使虫害频发与传播。3   发生特点林业病虫害在近些年来面积有扩大趋势,一旦暴发,控制困难,将会给林业带来巨大损失。在我国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时,往往对主要虫害投入较大精力,对次要虫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的后果就是,经过一段时间演变后,次要虫害就会上升为主要虫害,加之不能对所有虫害全面检测到,预防工作就难以做到位,造成灾害频繁发生。4   林业管理虫害防治的措施4.1   基础防治技术林业虫害管理的基础防治技术,就是在树苗栽种阶段,即开始对各类条件进行严格审查,如对树苗的优选、对土壤的质量检测等。同时在树苗生长的过程中,需注意对虫害的防治。一旦发生虫害,要立即处理,以防大范围传播,影响其他树木的生长,从而提高林业管理水平。4.2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当下林业防治虫害方面较先进的技术,即通过一些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害虫的治理,是应用自然界的天敌关系、食物链进行治理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另外,当下生物防治害虫的方式研究出了利用生物科学,使一些有机生物体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手段,让虫害失去繁殖能力,从而达到预期防治效果。通过不断的实践,发现此方式最为有效,但相关案例不多,仍需要继续研究。4.3   物理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即运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达到对病虫害防治的目的,是一种纯天然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利用自然的光、电及声波等物理现象,达到消灭虫害的目的。比如对已感染过虫害的林木采用高温杀毒的方式,消灭害虫及病菌,以避免害虫的扩散与传播。物理防治可确保虫害根除或消失,相对其他防治措施,副作用较小且不会对物种及生态平衡产生破坏,应在防治与实施过程中积极运用和推广。 4.4   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就是利用农药等化学药品,对林区的病虫害进行控制与防治。值得注意的是,所利用的化学药品应是由生物或者天然物质制成,伤害较小,不可让药物在树木表面停留时间太久,以免对树木造成伤害。在使用的过程中,可采用人工涂抹的方式,对林木进行药物的涂抹和包扎,比较适用于较珍贵林木树种的保护与培育。对于普通的林木防护,可进行药物的喷洒,方法操作较简单,污染不大且实用。但需注意的是,长时间使用单一药物,对虫害会产生抗药性,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要时常更换药物来解决虫害抗药性的问题。总之,我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形势非常严峻,带来的危害也较为巨大,因此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加强林业的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保证林业正常发展。在防治过程中,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科学防控的方针政策,以生物防治为主,结合物理、化学、农业方法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以保证我国林业稳定发展。同时还要改善森林结构,完善森林生态系统,科学管理与防治,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防治病虫害,既可保护我国林业资源,又可改善生态环境。同时需注意的是,对周边地区病虫害的发生状况要时时关注,做好应急准备,切实把森林病虫害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编辑:董娟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研究员 王圆荣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