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虫害——地老虎的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技术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21-03-17

  棉花的虫害种类繁多,对棉花造成危害非常大,棉花虫害以化学防治为主。其中,地老虎的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技术如下。

  1.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地老虎初龄幼虫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形成“天窗”式被害状;稍大可将叶片咬透,形成小洞或缺口,或危害生长点,致使真叶长不出,形成子叶肥大的“公棉花”或“多头苗”;大龄幼虫可咬断叶柄或主茎,形成缺苗断垄。2.化学防治技术定苗前被害株率达到10%或定苗后新被害株率达到5%,即可防治。防治方法主要有喷雾防治和毒饵诱杀。3龄前幼虫,用辛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酪等喷雾防治;3龄后幼虫,撒毒饵防治,每亩用如%敌百虫晶体50克,加水0.5千克溶解后喷到2500克炒黄的棉饼上,拌匀即成毒饵,于傍晚顺棉行洒施在棉苗根部附近。 编辑:史明映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郭宝德研究员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