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虫害——地老虎的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技术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21-03-17 |
棉花的虫害种类繁多,对棉花造成危害非常大,棉花虫害以化学防治为主。其中,地老虎的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技术如下。
1.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地老虎初龄幼虫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形成“天窗”式被害状;稍大可将叶片咬透,形成小洞或缺口,或危害生长点,致使真叶长不出,形成子叶肥大的“公棉花”或“多头苗”;大龄幼虫可咬断叶柄或主茎,形成缺苗断垄。2.化学防治技术定苗前被害株率达到10%或定苗后新被害株率达到5%,即可防治。防治方法主要有喷雾防治和毒饵诱杀。3龄前幼虫,用辛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酪等喷雾防治;3龄后幼虫,撒毒饵防治,每亩用如%敌百虫晶体50克,加水0.5千克溶解后喷到2500克炒黄的棉饼上,拌匀即成毒饵,于傍晚顺棉行洒施在棉苗根部附近。 编辑:史明映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郭宝德研究员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