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形状体型或能助水下机器人解决被海水冲走问题cnBeta.COM 2021-02-27 |
据外媒报道,由于海底情况非常复杂混乱,所以水下机器人很难不被冲走。然而一项新研究表明,通过复制海星的结构,水下机器人可以解决掉这个问题。在波涛汹涌的潮间带经常可以看到海星附着在岩石上。除了底部无数的吸盘足,海星的形状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来自南加州大学维特比工程学的研究人员们在测试中将海星形状的3D打印模型放置在水箱底部使其经受海浪的作用。结果他们发现,模型的三角楔体形状就像一个斜坡。
“当海星推开水流时,水流会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进而对海星施加压力,”Mitul Luhar博士说道--他跟博士生Mark Hermes一起领导了这项研究,“锥形或球形不会产生同样的‘斜坡效应’,因此不会产生类似的下压力。”
事实上,研究人员发现,水从圆锥体或球形穹顶的一边向上流动然后从另一边向下流动并最终产生抬升效应。海星就不是这样了,当它们遇到强烈的洋流时会把身体压扁从而使体型的优势得到最大化。
现在研究人员们希望,在未来,软体水下机器人也能根据需要改变形状,它们能暂时变成扁平的海星状以适应恶劣的环境。
“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周边环境而不是与之斗争,我们就能提高效率和表现,”Luhar说道。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