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棉花株型调控机制中国科学报 2021-05-22 作者:李晨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分子遗传改良创新团队开展了棉花株型调控基因挖掘及其调控通路的研究,揭示了miRNA164及其靶标基因介导植物激素脱落酸控制棉花株型的分子机制,为创制适宜机采的棉花品种提供优异基因和种质资源。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植物生物学》(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据团队首席李付广研究员介绍,棉花是一种无限生长的作物,具有复杂的分枝模式,通过改良棉花株型提高陆地棉产量和适宜机械化采摘是育种家的主要目标。培育理想株型的棉花不仅有助于促进棉花增产,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成本。发掘和鉴定控制棉花株型的基因和调控通路有助于解析棉花株型调控机制,为创制具有理想株型的棉花品种提供优异基因和种质资源。
该团队研究发现,GhCUC2基因与棉花果枝发育密切相关,将GhCUC2基因表达水平上调后导致棉花果枝变短。进一步研究表明,GhCUC2与GhBRC1互作后共同调控脱落酸合成途径关键基因GhNCED1的转录,从而提高体内脱落酸水平并抑制果枝发育。该研究丰富了棉花果枝发育的调控通路,为培育适宜于密植的棉花品种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和理论指导。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等项目的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pbi.13599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