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新发现的史前甲龙可能具备挖掘能力cnBeta.COM 2021-07-02 |
据外媒报道,根据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项研究,新挖掘出的甲龙--一种生活在白垩纪的大型有甲食草动物--的骨骼遗骸可能表明这个恐龙家族的成员会挖掘。这个被称为MPC-D 100/1359的标本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晚白垩纪(8400 - 7200万年前)甲龙行为的理解。
Yuong-Nam Lee和他的同事从蒙古戈壁沙漠南部的巴鲁恩戈约特组(Baruungoyot Formation)的一个矿床中挖掘出MPC-D 100/1359的骨骼元素,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研究人员们认为MPC-D 100/1359的一些解剖特征可能表明甲龙类适合挖掘。它前脚上的骨头呈浅弧形,这可能使它能挖出软土。跟其他恐龙相比,MPC-D 100/1359的几根椎骨融合和后脚骨骼数量的减少可能有助于在挖掘或移动尾巴时固定MPC-D 100/1359。MPC-D 100/1359的体型中宽前窄,这可能有助于其在挖掘时保持身体笔直。
研究人员推测MPC-D 100/1359可能是为了获取水、矿物质或食物而挖地,甚至可能是为了保护柔软的下腹部免受捕食者的伤害而蹲在浅坑里。由于类似的解剖特征在其他甲龙类中也有报道,这些发现表明,挖掘能力可能也跟甲龙家族的其他成员相同。
责任编辑:刘鑫嵘
上一篇:科学家开发新型锂金属电池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