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急救日:用科技手段呵护校园师生生命安全

科技日报 2021-09-12 作者:李禾

  今年的9月11日是第22个世界急救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宣布将联合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红十字会,向北京地区学校捐赠“应急救护一体机”,一体机配有AED和急救包等,逐步在北京市中小学及普高全覆盖,用科技手段助力解决应急救护难题等。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召开2021年“世界急救日”新闻发布会

  2021年世界急救日的主题是“做学校社区的急救英雄”。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3500万元,推进“应急救护一体机”进校园。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将联合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红十字会,为北京中小学及普高配置“应急救护一体机”,提升校园急救水平,夯实校园安全保障能力。此次捐赠的“应急救护一体机”将进一步链接校内外,响应学校与周边社区的急救需求。同时,依托为学校配备的一体机,还将为学校和周边社区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倡导社会公众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学急救、会急救、敢急救。

  

  北京东城区史家小学开展“小小急救员”培训课程

  近年来,在公共场所推广配置AED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充分合理调配AED设备与急救员,是提高急救成功率的途径之一。因此,今年7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腾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应急救护公众服务系统“急救宝”。根据构想,“急救宝”系统可实现全国AED设备、急救志愿者基础信息的接入管理、可视化呈现,打通应急救护设备与急救志愿者“两座孤岛”,建立社会化互助网络,实现突发情况下快速定位呼救、实时响应,提高现场施救的应急效率和救护能力,用科技手段助力解决应急救护难题。(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