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鱼”样机下潜1025米

中国科学报 2021-09-24 作者:张行勇

  近日,由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北工大)牵头的“自主变形仿生柔体潜水器研制”项目,通过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综合绩效评价验收。

  蝠鲼因其形态像蝙蝠而得名,又被称为“魔鬼鱼”,是一种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软骨鱼类,它有一对宽大的翅膀,通过扑动双翼实现超高机动推进,同时展开双翼还有利于长距离滑翔。由此,西北工大教授潘光带领团队仿照蝠鲼的特征,创新性设计了仿蝠鲼柔体潜水器。

  近期海试成功的Ⅳ型仿生水下航行器工程样机,翼展3米、重470公斤,具备滑扑一体混合推进能力,它既能在水中高效长距离“滑翔”,也能超高机动“扑动”,无论是外形还是动作,都和真正的蝠鲼高度相似,也称“魔鬼鱼”样机。该样机在我国西沙北礁海域成功完成1025米大深度滑翔与扑翼一体推进海试,成为全球首例完成此举具有应用能力的仿生水下航行器。

责任编辑:刘鑫嵘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科学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