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专家:李琳,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食品科学博士、教授,中山市食品安全专家
鸡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物,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水煮蛋、煎蛋、蛋炒饭……吃法五花八门,深受很多人的喜爱。但是营养再丰富,再喜欢吃,也要注意量。
近日,湖北的王先生爱吃鸡蛋,平日里每天少则4个,多则6-7个,再加上喝水比较少,患上了胆囊结石。
许多人看到这则新闻产生了疑问,多吃一点鸡蛋真的能吃出胆囊结石?鸡蛋到底应该怎样吃?吃蛋黄好还是蛋白好?今天就告诉你答案。
每天吃4个鸡蛋胆囊为何会长结石?
胆结石是外科的常见多发病,根据成分不同可分为胆固醇型、胆色素型及混合型,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胆固醇结石。
虽然胆固醇是胆结石的元凶,但同样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物质,主要靠肝脏合成,肝脏每天可提供1.0~1.2克胆固醇;还有一部分次要来源是来自于鸡蛋等食物的外源性胆固醇。胆固醇除用于代谢以外,部分会通过胆汁排放入肠道并随粪便排出体外。
胆固醇溶解性较差,需要卵磷脂才能保持其溶解状态,如果胆汁中胆固醇过多或卵磷脂不足,就会导致胆固醇不能完全溶解,产生结晶或沉淀,形成泥沙状结石,时间一长,会形成“石头”状的结石并逐渐长大,刺激胆囊内壁,导致疼痛。
鸡蛋中胆固醇含量不低,一个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大约为185 mg(一个鸡蛋中蛋黄约为17g,而胆固醇在蛋黄中的含量为1085mg/100g),每天吃四个鸡蛋意味着每天将近摄入740mg胆固醇,远远超过300mg/天的推荐摄入量,因此人体需要将多余的胆固醇排出体外,在这个过程中,过多的胆固醇超过了胆汁的承载能力,最终导致结石形成。
目前关于鸡蛋、胆固醇与健康的研究尚未定论。
还有研究认为,胆固醇和胆汁酸的代谢与肠道菌群关系密切,而糖尿病患者菌群失调,可能导致胆固醇代谢异常,因此《美国心脏协会杂志》的研究认为糖尿病人群应限制鸡蛋摄入。
每天吃多少鸡蛋比较合适?
尽管关于鸡蛋的最佳摄食量尚未有最终结论,但几乎没有研究肯定每天3个以上的鸡蛋消费。
整体说来,吃鸡蛋这件事,需要放在膳食结构中去考虑。如果肉、奶、水产品等消费较高,可减少鸡蛋的摄入;但若以素食为主,可略微加大鸡蛋的摄入。
我国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因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每人每天40-50克蛋品”,2020年2月发布的《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疾病指南》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周摄入3-6个鸡蛋。
鸡蛋有什么营养价值?
作为一种便宜、方便且营养丰富的食物,鸡蛋不应该只是被当成“高胆固醇食物”。它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一个60克的不含蛋壳的全蛋含有6.3克蛋白质(大约3克在蛋白中,3.3克在蛋黄中),其属于完全蛋白质,氨基酸模式与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模式最为接近,易消化吸收。
同时,鸡蛋富含维生素,除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和钙、铁、锌等矿物质,还有丰富的卵磷脂、胆碱和叶黄素,与大脑的认知、记忆、运动、感觉功能都有关。
蛋黄好,还是蛋白好
有些人喜欢口感丰富的蛋黄,有些人喜欢不含脂肪的蛋白。蛋黄虽然含有较高的胆固醇,但其中能够改善记忆的胆碱也很丰富,同时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都远高于蛋白。抛开个人口味,从营养角度来说,全蛋是最为理想的选择。
每100g所含营养成分(生) | 蛋白 | 蛋黄 |
---|---|---|
碳水化合物/g | 0.73 | 3.59 |
蛋白质/g | 10.9 | 15.86 |
脂肪/g | 0.17 | 26.54 |
胆固醇/mg | 0 | 1085 |
维生素A/μg | 0 | 381 |
维生素D/μg | 0 | 5.4 |
维生素E/μg | 0 | 2.58 |
维生素B12 | 0.09 | 1.95 |
叶酸/μg | 4 | 146 |
胆碱/mg | 1.1 | 820.2 |
钙/mg | 7 | 129 |
铁/mg | 0.08 | 2.73 |
磷/mg | 15 | 390 |
钠/mg | 166 | 48 |
表1 鸡蛋中蛋白和蛋黄的营养成分比较(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数据中心)
由于鸡蛋脂肪含量较高,因此减少鸡蛋油脂氧化的烹调方式值得推荐,相较于煎蛋和炒蛋,水煮蛋、芙蓉蛋、蛋羹等是更为健康的方式。
溏心蛋、可生食鸡蛋能吃吗?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吃鸡蛋,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胆结石患者、肾功能不全人群、肝硬化血氨升高人群以及蛋白质过敏者不适合吃鸡蛋。如果是高脂血症、糖尿病人,建议每周少于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