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IP创科普,共筑科技强国梦。青海哇让抽水蓄能电站这座“超级充电宝”正逐渐从规划蓝图走向现实。未来,水电将与风电、光伏携手共舞,构建起一个清洁、高效、稳定的新型电力系统。
从身边的“零”感小事入手,就可以解锁一个属于自己的“零”感夏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小武,是位身体力行的“环二代”,以碗盆替代塑料袋盛装湿垃圾,丝瓜瓤洗碗,自带午餐、公交出行,在“零拷”洗衣液里重拾打酱油时代的仪式感,都是小武的日常。这个夏天,小武还解锁了用肥皂+起泡网代替瓶装洗发水,享受沐浴新仪式。下一步,她打算收集塑料瓶做手工、给猫咪DIY猫抓板!
来自西藏的布庆在2500km外的湖北恩施学院上学,大二的劳动周布庆走进了校园一隅的吾耕园。这里,是他与“零废弃”第一次深刻握手的地方。吾耕园, 这片自2019年建起的校园参与式生态花园,以堆肥区、朴门花园、一米菜园串起了校园的生态循环脉络,成为了恩施州社科普及基地与学院沉浸式劳动教育基地。
炎炎夏日,空调成为降温重要帮手。合理设定空调温度,既关乎健康,也连着环保。科学研究表明,夏季将空调温度设定为26℃时,人体体感最为舒适;室内外温差控制在5~7℃之间,可减少因骤冷骤热引发的呼吸道不适、关节受凉等问题。从节能角度看,26℃更是兼顾舒适与低碳的“黄金温度”。数据显示,空调温度每调高1℃,耗电量可降低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