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图文
6G凭超低时延、空天地覆盖等特性,赋能智能机器人突破能力边界,推动多机协同与精准交互。它将机器人应用拓展至多领域,可未来如何围绕多维度创新,构建新一代机器人系统?
2025-10-11
202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正式授予了约翰·克拉克、米歇尔·德沃雷特和约翰·马丁尼斯,他们将原本只存在于原子世界中的奇特现象——比如粒子“穿墙而过”、能量“只能跳跃”——带到了我们肉眼可见的芯片上!
深海,这片地球上神秘的领域,蕴藏着地球上远未认知和开发的宝藏,令人神往。然而,要真正揭开它的面纱,必须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方面掌握关键技术。面对这一挑战,中国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深海探索的前沿
智慧交通正在让城市路网越来越“懂”人。它的终极目标,是让整个城市的路网运行达到总体最优。
此次获奖的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虽然与材料科学领域存在交叉,但它的核心仍然是一项极为纯粹的化学创新。更可贵的是,该领域研究的“源头之光”——理查德·罗布森同样获得了奖项。
所以 AI 并不理解金钱的概念,但它学会了这种语言模式与高质量输出之间的统计关联。就像一个不懂音乐的人,也能通过观察发现“掌声越热烈,演出质量越高”的规律!
AI 行业的能源消耗有不少数据尚未公开,因此连国际能源署对行业未来也有各种差异颇大的估算。这就像去吃一个菜单没有价格的新店,我们只管兴高采烈地点菜,却不知道最后的账单会有多惊人。
热门视频
1 / 3
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名获奖者,发现了能在识别“敌人”同时避免自身“内战”的免疫系统“安全卫士”——调节性T细胞。免疫系统是如何精准识别伪装成人体细胞的模样的病原体,避免误打“内战”的?请专家科普一下。
科普中国说——龙岩:数智水网:大数据+AI如何重塑你的用水生活?
电子竟然能“集体穿墙”?量子百年节点,2025 诺贝尔物理学奖花落“宏观量子隧穿”领域!从理解电子“集体穿墙”的神奇现象,到造就可用的超导量子计算机,这一基础理论的突破,正从根本上重塑我们的技术未来。
2025年10月8日,诺贝尔化学奖花落三位科学家——日本的北川进、英国的理查德·罗布森和约旦裔美国籍的奥马尔·M·亚吉,表彰他们研发的“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什么是MOF?它为何获得诺奖青睐?请专家科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