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井口枋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井口枋古建筑大木作构件。清式建筑称谓,与宋式建筑的平棊枋类同,位于里拽厢棋之上,为承托天花板之枋木,其高为3.5斗口,厚1斗口。1

简介枋是将每一间内的一攒攒斗拱之间,用方木条串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斗拱层。斗拱中的枋有多种,包括正心枋、拽枋、挑檐枋、井口枋等等。2

井口枋是在室内的厢拱上的枋。往往在室内有井口天花,这个枋又与天花支条相连,截面呈长方形,所以,将其称为井口枋。3井口枋是位于里拽厢拱之上,是承托天花的联系件。4

井口枋的计量与计价井口枋是安天花用,贴在天花梁或者天花枋旁之枋材,宋式称平棋枋,明清式称为天花贴梁。

井口枋拆除、制安工程量按其施作长度(以井口枋里口面阔、进深长度乘以分井路数)以米计量。

进口枋拆除、制安定额以其施作规格(按枋的宽度分档:7.5cm,9cm,10.5cm,12cm,13.5cm,15cm,16.5cm,18cm)设项,井口枋拆除、制安按其施作规格及其长度,分别套用(明清)井口枋拆除,制安定额相应项目。5

平棊枋“枋”是与桁条平行的,在横拱(令拱与慢拱)之上的联系构件。在柱头中线上的枋子,宋代叫柱头枋,清代叫正心枋。在令拱上的外跳枋子,宋代叫撩檐枋,清代叫挑檐枋(但清代的挑檐枋上都放挑檐桁,宋代用撩檐枋即不再用撩檐栲)。内跳的枋子多为安装天花用,在宋代叫平棊枋,清代叫天花枋。其他各跳慢拱上的枋子,在宋代叫做罗汉枋,清代叫拽枋,根据其所在部位有里拽与外拽之分。6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航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