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苓丸,中医方剂名。出自《永类钤方》卷二十一。具有温阳化气,利水通淋的功效。主治小儿溏泄,小便不利。
组成附子(炮)半两(15g),白茯苓、泽泻、滑石各三钱(各9g)。
用法用量1、现代用法:1日1次,3岁服3g,灯芯汤下。其余患儿视年龄酌情加减。
2、古代用法:上为末,糊丸如小豆大。三岁每服二十丸,灯心汤送下。
功用温阳化气,利水通淋。
主治小儿溏泄,小便不利。
方义本方用治儿童消化不良性腹泻。以附子温肾强心,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其余为利湿药,配合止泻。附子性热,有热症者不可轻用。
使用注意方中附子有毒,不宜过量服用。
文献摘要《永类钤方》:“附苓丸治溏泄,小便不利,即如五苓散加附子。附子炮,半两,白茯苓、泽泻、滑石各三钱。为末,糊丸小豆大,三岁二十丸,灯心汤下。”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华敬 - 主任医师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