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涎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六十四。具有化热痰,利胸膈,止烦渴之功效。主治热痰。咽喉干燥,或塞或壅,头目昏重,咳唾稠浊,面目热赤。
组成凝水石(炭火煅)一两,铅白霜(研)、马牙消、雄黄(研)各一钱,白矾(熬令汁枯)、甘草(微炙,锉)各一分。
用法用量上为散,别入龙脑少许,更研匀。每服一钱匕,蜜水调下;小儿风痰涎,用沙糖水调半钱匕。
功用化热痰,利胸膈,止烦渴。
主治热痰。咽喉干燥,或塞或壅,头目昏重,咳唾稠浊,面目热赤。
使用注意此药大凉,不得多吃。
原方选论《圣济总录》:“化涎散治热痰,利胸膈,止烦渴。凝水石岩火煅,一两,铅白霜研,马牙消研、雄黄研各一钱,白矾熬令汁枯,甘草微炙,v各—分上六味捣研成散,别入龙脑少许。上为细末,更研匀,每服一钱匕,蜜水调下,小儿风热痰涎,用沙糖水调下半钱匕。此药大凉,不可多吃。”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栋 - 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