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儿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具有理脾和胃,消积化滞之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呕吐腹泻,停食伤乳,消化不良。
组成君子仁十六两,鸡内金(炒)十六两,白术(炒)十六两,茯苓十六两,山药十六两,山楂(焦)十六两,甘草十六两。
用法用量1.古代用法:上为细末,过罗。每服二分五,一日二次,温开水送下。三岁以上者加倍。
2.现代用法:口服:周岁以内每次半包,1〜3岁每次1包,3岁以上每次2包,均每日2次。
功用理脾和胃,消积化滞。
主治脾胃虚弱,呕吐腹泻,停食伤乳,消化不良。
方义本方对于治疗脾胃虚弱,呕吐腹泻,停食伤乳,消化不良,饮食积滞有显著效果,方中的君子仁可以健脾消积;白术和山药都可以健脾;鸡内金可以健脾消食;茯苓可以健脾和胃;山楂可以消食积,化滞瘀;甘草可调和以上诸药,更有利于理脾和胃,消积化滞。
使用注意1.忌生冷、油腻。
2.服药期间不宜食生冷不易消化食物。
3.治疗10〜14天症状无改善应到医院咨询医师。
4.过敏体质者慎用。
5.本品不宜与海藻、大戟、甘遂、芫花及其制剂同用。
文献摘要《儿童百病家庭自查自治》:“小儿先天脾胃虚弱,又容易污染虫卵,寄生虫可扰乱肠胃功能,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日久消耗,出现面色苍黄,身体四肢肌肉消瘦,腹胀,腹疼,中医称之为虫疳,肥儿散就是治疗虫疳的。它有导滞、消疳、杀虫的槟榔、使君子、胡黄连,有理气化滞的枳实、木香,有健运脾胃的白术、肉豆蔻,因此能消积、除疳、杀虫。服药后可驱虫、行滞、健脾、补气,能使被伤害的肠胃恢复其功能,身体渐渐胖起来,所以得肥儿散之名。”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丽 - 副主任医师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