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利用平板法培养单细胞或原生质体时,常以植板率来表示能分裂长出细胞团的细胞占接种细胞总数的百分数。其中每个平板上接种的细胞总数,等于铺于平板时加入细胞悬浮液的容积和每单位容积悬浮液中细胞数的乘积。1
测定方法方法1接种培养(植板)后2周直接从轻轻混匀的培养悬浮物中吸取悬液(取样)滴在载玻片上,在8~10倍解剖镜下镜检观察,分别记录每1视野中的原生质体数及可见的克隆数;每1样品取样3~5滴,观察总视野约10~20个,统计所镜检观察到的总克隆数及总原生质体数2。依下式得植板率:
植板率=总克隆数/(总克隆数+总原生质体数)或%植板率=100×[总克隆数/(总克隆数+总原生质体数)]
取样时间依不同材料及不同试验条件可有不同,也有在培养过程测2次植板率的(如在2周及4周时测),但均需在镜检时克隆的直径等于或小于0.1mm为宜。
方法2除直接取样测定外,也可在培养起始取已知密度、一定体积的原生质体悬液(50~200ul悬液,内含原生质体数约10),在培养一定时间(如2周)后(培养时要适时加液以保持不干),镜检观察并记录所取样品内所有的克隆数,重复测定3次,2最后依下式得出植板率:
植板率=克隆数仞始植板的原生质体数或%植板率=100×(克隆数砌始植板的原生质体数)
式中初始植板的原生质体数可根据取样的体积与样品密度算出,此基数多采用成活原生质体数。此方法多应用于悬滴培养及饲喂培养中。
注意事项如果在琼脂培养基或液体培养基中,植板细胞的初始密度是1×104或1×105个细胞/ml,植板后由相邻细胞形成的细胞群落常常混在一起。由于这种现象出现得很早,不可能在此之前进行分植或稀释,因而给分离纯单细胞无性系的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若能把植板细胞密度减小,或能在完全孤立的情况下培养单个细胞,这个问题则可减轻。但是,就像在悬浮培养中一样,在正常条件下,每个物种都有一个最适的植板密度,同时也有一个临界密度。当低于这个临界密度时,细胞就不能分裂。因此,为了在低密度下进行细胞培养,或是培养完全孤立的单个细胞,必须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