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镜质组(semivitrinite)是指镜质组与惰质组之间的过渡煤岩显微组分组。在国际硬煤显微组分分类中未设过渡组。半镜质组这个术语是苏联首先提出的。把在光学显微镜的反射光下呈灰白色、在透射光下呈浅棕色、突起略高、加热时不会生成胶质体、但略有粘结性的组分称为半镜质组1。
简介半镜质组(semivitrinite)是指镜质组与惰质组之间的过渡煤岩显微组分组。在国际硬煤显微组分分类中未设过渡组。半镜质组这个术语是苏联首先提出的1。
特性把在光学显微镜的反射光下呈灰白色、在透射光下呈浅棕色、突起略高、加热时不会生成胶质体、但略有粘结性的组分称为半镜质组1。
半镜质组的反射率半镜质组的反射率可比同生的镜质组高0.1%。1957年苏联阿莫索夫提出,半镜质组的1/3相当于加热后可熔融的镜质组。这种观点广泛应用于活性组分的计算中,美国汤姆逊和本尼迪克特,分别于1966年和1968年从镜质组中分出了一组在物理、化学性质上接近于惰质组的假镜质体。其反射率较同十的镜质组高0.02-0.18%。它的裂隙有一定方向性,分布均匀,但没有形成交织状,存在的残余细胞结构常与裂隙共生2。
识别假镜质体的意义从反射率和特有的结构来看,假镜质体的成煤原始物质经受过早期氧化作用,但这种氧化是在低温下缓慢进行的。在炼焦过程中,镜质体是半惰性,甚至是惰性的。其性质与中国所复分的半镜质组较接近。识别假镜质体对于煤岩配煤和焦炭强度预测具有重要意义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石季英 - 副教授 - 天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