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紫楠叶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紫楠叶,中药名。为樟科植物紫楠Phoebe sheareri (Hemsl.) Gamble的叶。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具有顺气,暖胃,祛湿,散瘀之功效。常用于气滞脘腹胀痛,脚气浮肿,转筋。

入药部位叶。

性味味辛,性微温。

归经归肝经。

功效顺气,暖胃,祛湿,散瘀。

主治气滞脘腹胀痛,脚气浮肿,转筋。

相关配伍治水湿脚气浮肿,气逆腹胀:紫楠叶30g,石菖蒲根、饭消扭(蔷薇科蓬藁)、寒扭(蔷薇科高粱泡)根各15-18g,老姜3片,水煎,每日早晚饭前各服1次。(《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使用注意孕妇慎服。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收,晒干。

形态特征紫楠,又名枇杷木、小叶嫩蒲柴、野枇杷、山枇杷。大灌木至乔木,高5-15m。小枝、叶柄及花序密被黄褐色或灰黑色柔毛或绒毛。单叶互生,革质;叶柄长1-2.5cm;叶片倒卵形、椭圆状倒卵形或阔倒披针形,长8-27cm,宽3.5-9cm,先端突渐尖或尾尖,基部渐狭,上面无毛或沿脉上有毛,下面密被黄褐色长柔毛。圆锥花序生于幼枝叶腋;花两性;花被裂片6,近等大,卵形,长约3mm,两面被毛;能育雄蕊9枚,3轮,各轮花丝被毛,花药4室,退化雄蕊花丝全被毛;子房球形,无毛,花柱通常直,柱头不明显或盘状。果卵形,长约1cm,直径5-6mm;果梗略增粗,被毛;宿存花被片卵形,两面被毛,松散。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地阔叶林中。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相关论述1、《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暖胃顺气。”

2、《浙江中药资源名录》:“煎汤洗转筋及足肿。”

附注与紫楠同科的黄楠(井冈山土名:野枇杷、寻乌,赣南土名:牛胶铁),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倒卵状长椭圆形,长7.5-14cm,叶背密生黄褐色短绒毛。根供药用,作烫伤外敷药,又可制糊料或和米粉蒸糕食。

12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杜首颖 -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