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肝胃虚寒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肝胃虚寒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寒邪侵袭肝胃所表现的腹痛,虚怯少力,四肢酸楚的一类病证。根据病变脏腑相同,其证候类型及临床表现比较简单。

病因寒邪内犯肝胃。

病机素体脾阳不足,或过服寒凉,损伤脾阳,内寒自生,渐至脾阳虚衰,脾胃气血生化不足,血虚不能养肝,肝急刑脾所致,以腹中急痛,喜温喜按,虚怯少力,四肢酸楚,脉弦而细为特征。

辨证要点腹痛,虚怯少力,四肢酸楚,舌淡苔白,脉细弦。

临床表现腹中拘急疼痛,得温按则痛减,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而缓。

治法温中补虚,和里缓急,调和肝胃。

常用方剂小建中汤加减。

常用中药桂枝、生姜、饴糖、大枣、芍药、炙甘草。

常用腧穴足三里、内关、中脘等。

艾灸疗法内关、中脘、足三里。

预防调护1.平素饮食有节,进食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

2.忌暴饮暴食及食生冷、不洁食物。

3.虚寒者宜进热食。

转归预后

一般来说体质好,病程短,正气尚足者预后良好;体质较差,病程较长,正气不足者预后较差;身体日渐消瘦,正气日衰者难治。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丽 - 中医副主任医师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