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在家,零食吃到停不下来。花生、瓜子、各种坚果,还有必备的砂糖橘……可是吃多了也会“乐极生悲”,不是口腔溃疡,就是嗓子痛,每当这个时候,家里的长辈就会说:“这是上火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上火”呢?又该怎么预防?
01
什么是上火?
02
这些食物会“上火”?
橘子
很多人吃橘子后会出现嗓子发干发涩、甚至流鼻血等症状,引起“上火”。
其实,这是因为橘子的高糖分所导致的。由于橘子的含糖量高,可能会诱导一些急性炎症反应,同时过多摄入糖分,也会使喉咙感到干涩。
比如,砂糖橘含糖量大概是11%,一般吃10个左右,已经达到人一天的糖的限量了。虽然砂糖橘有很多营养,比如维C等,但热量同样不容忽视,如果一顿真的吃上20-40个,基本就相当于一顿正餐的热量了。
所以,橘子好吃,也不要一次吃太多了。
嗑瓜子嘴角起泡
吃完坚果喉咙痛、有异物感
吃荔枝头晕、低血糖
肉吃多了燥热口渴甚至便秘,尤其是羊肉
喝甜饮料、吃甜点
03
如何预防“上火”?
有研究对1051 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经常熬夜(61.4%),嗜食辛辣食物(59.1%),压力大(55.2%)的学生易出现“上火”症状,而他们上火的常见表现是口干唇燥(50.7%),口腔溃疡(49.6%),烦躁失眠(40.6%)等。
所以,我们大致可以认为,不良的生活规律、饮食习惯以及过度的精神刺激等,都会使人们更容易出现“上火”症状。
为了减少“上火”困扰,我建议大家在春节期间注意:
参考文献:
[1]谢冠群,钱俊华,范永升.上火的由来、定义及其研究思路[J].世界中医药,2017,12(12):2869-2871.
[2]邓文俊. 贮藏柑橘和过量食用人参对“上火”的影响及其机制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22.DOI:10.27158/d.cnki.ghznu.2022.000097.
[3]吴金飞. “上火”的舌象与症状特征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4]张聪,姜晓明,冯宪敏,等. 食源性"上火"证发病机理[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0,41(1):51-53.
[5]林富祥,陈玮莹. 1051例大学生“上火”的调查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14(1):1306-1310. DOI:10.3969/j.issn.1674-3849.2012.01.034.
[6]翟静波,曹红波,王晓辉,等. 基于关联规则的大学生“上火”相关核心生活习惯分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7):2552-2555.
[7]包洁,汪琴静,李思敏,朱永福,陈宁宁,郑卫军,谢志军,范永升.“上火”诱导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04):1013-1016.
作者: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
审核:宋 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