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时评 | 新质生产力:推进新生产关系的同步调试、健全新型举国体制

北京科协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历史的动力。发展与增长作为现代国家的核心使命之一,科技创新提供了可持续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先决条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蕴含了两三百年来的工业经济+市场经济与创新驱动发展所引发的变革。我国正筑造外塑联结、内激奋斗的双循环以释放强劲活力,在创新制胜时代把准新一轮变革特点和规律,不断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易方式上实现重大突破,探索和打造一条可持续的创新增长模式。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世界进入创新密集时代,科研范式变革催生颠覆式、爆发式知识增长。从阿尔法折叠到聊天机器人ChatGPT写出的虚假研究论文摘要科学家们也无法准确识别,科技创新持续向广度、深度、速度、精度发展,多元融合是大势所趋。科技经济日益朝着深度利益化、广度平台化、组织无界化发展,跨界创新全方位展现在不同产业、不同技术、不同领域之间,多组织间社会性和互动性活动、上下游协同抱团融合互补成为创新效率的决定性因素。数智融合的产业生态系统成为关键“基础设施”,跨领域的平台企业成为价值创造和资源聚集的“产业公地”,快速迭代、持续进化作为智能互联时代的主要特征,表征了人机物一体化发展重构经济产业形态的速度。G20通过15%的全球企业税率最低线,直接撬动了国际数字规则新进程。
创新制胜时代的效率信仰,正由单一市场经济向“政府+市场复式化”的制度演变,产业链上虚拟集聚开始替代地理空间集聚,供应链上全球布局转向区域化、本土化与全球布局相结合,全球价值链将因全球资本流动、制造业分工和消费市场的分化、重塑出现新分化和新垄断。
大国竞合围绕全球发展权展开,动用一切资源和手段在广阔领域和空间持久增长,只有不断迭代、有机衍生并始终具备这种能力,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一些传统的宏观经济政策将失去部分效果,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资源为己所用,促进创新主体间网络化联系、结构化调整的支持手段和政策将更加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谋划科技体制改革这篇大文章,深刻指出科技创新是新引擎、改革是点火系,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点火系,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强调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扭住“硬骨头”攻坚克难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障碍,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
主动把握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国际竞争,国家力量的动员能力上升为赶超、领跑的关键。新型举国体制以体系化的能力建设为着眼点,国家—市场—社会有机互动的复式体制有效凝聚国家战略使命,推进科技的全面布局与重点突破,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精干有力、快速反应,打造政府与企业的创新伙伴关系,通过新型的组织形式动员企业不断迭代、有机衍生核心能力,充分释放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具有的巨大场景优势,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以创新驱动新赛道竞合的先发优势,以多方协同激活开放创新网络效应,形成围绕国家目标竞相创新的格局,在未知、不确定的世界百舸争流发展竞技中打开新空间,对竞争者形成新优势。
来源:“科协之声”微信公众号

评论
科普62a1537e
少傅级
科技创新提供了可持续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2023-09-28
科普中国网友
已关注
2023-09-27
郝利芳
进士级
科技强国
202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