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画像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是以血糖升高为基本特征的代谢综合征,此外,患者还往往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等。糖尿病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表现为胰岛素分泌的缺陷、胰岛素作用不敏感或作用能力下降。长期的血糖控制不好还会引发诸多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有很多,主要可以总结为胰岛素分泌的缺乏和胰岛素敏感性的下降。截至目前,糖尿病的确切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清楚,换言之,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作用下降的机制还未被完全揭示,其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工作压力等。
得糖尿病和吃糖有关系吗?
很多人以为得糖尿病是因为吃糖或主食太多,事实当真如此吗?非也。
其实是高脂等高热卡食物吃太多,导致总热卡摄入过多所致。因此,盲目地减少乃至不吃主食,改吃蔬菜加肉类的饮食方式是不均衡、不正确的。总体来看,应适度减少高热卡、高能量食物的摄入。
细胞技术为糖尿病患者带来希望

2022年5月3日,由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母义明教授和生物治疗中心韩卫东教授领衔的一项单中心、随机、双盲对照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II期临床研究结果公布,发表在《Stem Cells Research&Therapy》杂志上。结果显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II型糖尿病的潜在治疗选择。

这几点糖友要注意
NO.1 合理膳食
长期食用高热量食物,热量摄入大于需求,既是糖尿病发病的原因,也是影响血糖控制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做到合理膳食:
1. 主食要定量。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一天可以吃250~350g的碳水化合物,但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吃200~250g即可;
2. 营养需均衡。蔬菜、奶、豆不可少;在血糖平稳的情况下,建议选择低GI水果,在两餐中间食用;
3. 食物有选择。减少吃肥肉,少吃烟熏、烘烤、腌制等加工肉类;控制盐、糖和油的使用量。
NO.2 适量运动
避免久坐、常“慢走”,控制体重多锻炼。久坐的生活方式是糖尿病的诱因。合理运动也是血糖控制的有效手段,慢走是糖尿病患者最安全、简便,也是最容易坚持的运动。减重有利于控制血糖,甚至可以使得早期、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获得“逆转”的治疗效果。
NO.3 戒烟限酒
烟草降低人体胰岛素敏感性,是糖尿病的原因之一。饮酒过量不但增加热量摄入的增加,由此引发的脂肪肝、肝炎等,也影响胰岛素发挥作用。所以,要戒烟限酒。
NO.4 情绪控制
过度激动、焦虑抑郁等通过影响人体交感神经、激素分泌协调性等,影响人体血糖稳定。此外,规律和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舒缓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当然,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也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重要工作。定期对身体进行检查,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为科普性知识,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不做商业用途,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