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18日至19日)
是“中国科学院第二十届公众科学日”
恰好遇上“5·18”国际博物馆日
一起来看看
都有哪些精彩的科普活动
昆明植物研究
01
小蘑菇大挑战:
毒or不毒?
云南是我国野生菌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每年雨季,菌子的鲜美滋味让各个山头林间采蘑菇的人络绎不绝。但不是每一种蘑菇都是可以吃的。“红伞伞,白杆杆”说的就是有毒的蘑菇,可什么样的蘑菇吃了会见到小人人呢?走!一起捡菌去!来参加采蘑菇游戏吧!市民在游戏中学会识别哪些是有毒蘑菇,哪些蘑菇可以食用。
02
好种予你
03
火眼金睛
04
种子盛宴
炮弹果、猴欢喜、凤凰木、木蝴蝶、相思子……形态各异的果实和种子,它们的神秘面纱等你来揭开。
05
“植”面微观
共“化”未来
如果你想了解植物化学的奥秘,想认识植物的化学武器,想知道天然药物是如何发现的;如果你好奇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整天忙些什么,那么,就请来到我国西部唯一的一家植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吧!
本次公众科学日将对公众开放科普展厅,并提供两场专业讲解为你答疑解惑。在这里,市民不仅能够了解植物化学的奥秘,还可以通过体视显微镜探索化学的微观世界。
06
科普讲座
云南地形地貌复杂,热带、亚热带及山地温带植被类型兼有,而且雨热同季,因此孕育了丰富的野生菌资源,有“野生菌王国”的美誉。
随着雨季到来,草坪、腐木经常会看见许多蘑菇。蘑菇世界纷繁,美味与中毒并存,稍有不慎,试试就逝世。其中最典型的毒蘑菇杀手为鹅膏属物种,它既包括“天使”般的著名食用菌,也包括“恶魔”式的有名剧毒菌。
本次科普报告将带领公众走进这个神奇的“蘑”法世界,了解它们是如何生长的,在生物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如何辨别“蘑”界毒蘑菇杀手。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第二十届公众科学日恰逢昆明植物园“幽芳千斛 嫣然空谷”为主题的首届兰花展。因此,本次活动特邀长期致力于兰科植物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张石宝研究员,为公众带来“深林不语抱幽贞”——兰科石斛属植物主题科普讲座。让各年龄段公众一同跟随科研专家的脚步,重新认识“花中四君子”之一——兰花的科学魅力,以微知著,了解并从实践中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当中,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云南省博物馆
01
“云小铜漂流记”亲子研学
02
博物馆教育你我共参与
活动内容:
(1)可在“教育之树”上挂上对博物馆优质教育的期望,体验文物书签制作。
(2)可抽取一个工作人员准备的与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相关的问题,简要回答并录制后体验文物徽章制作。
03
展厅公益讲解志愿服务
5月18日15:00 一楼观众服务中心
04
原创古滇皮影戏展演
展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