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正观点
营养健康产业的四大特征是:来源于天然、提升于科技、支撑于教育、成就于健康!
01
02
明确保健功能评价重点原则,科学判定功能作用
降低疾病风险因素的保健功能应符合我国人群的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等特点,与国家和专业学术组织的政策建议相契合。要以高质量人体研究科学证据为基础,明确适宜人群范围和用量要求。功能评价应通过测量发病率或者作为替代指标的可有效预测特定疾病发生风险的效应标志物来开展。风险因素能够独立影响疾病发生,其效应标志物,应已被证明为疾病风险的有效预测因子,且具有权威性科学共识。例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 或FDA药物评价与研究中心接受的疾病风险替代终点包括:血清LDL-胆固醇浓度、血清总胆固醇浓度、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骨矿物质密度与骨质疏松症;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抵抗与II 型糖尿病等。
03
细化功能标示和使用要求,准确传达健康效果
避免保健食品与药品混淆始终是保健食品监管的重点,在3类保健功能类别中,降低疾病发生风险功能中可能涉及某种疾病,是最容易与疾病预防、治疗作用混淆的。鉴于年龄、遗传倾向、体力活动水平、吸烟和药物使用、环境暴露和压力等其他多种因素都可能影响疾病的发生。因此,保健功能目录除了应明确物质、用量外,可通过功能释义、标签提示语等方式,从几方面清晰、准确、客观地传递功能信息。
①说明疾病发生具有多种风险因素,改变其中一种风险因素可能会产生有益效果,也可能不会产生有益效果,采用适当表述或提及其他风险因素等方式,确保消费者不会将其理解为疾病预防作用。
②明确多样化均衡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降低疾病风险的保健作用不能替代适量运动、平衡膳食等健康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健康作用。
③必要时应提示过量食用并不会产生进一步健康益处,甚至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
④适宜人群不应为已经患病的人群,避免保健功能被误解为疾病治疗作用,影响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