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胃爱喝彩” 关爱“胃”来健康,这个活动请您关注!

TopMD
Top Medical,为医学而生
收藏

2020年,我国正在向“健康中国”大步迈进。癌症防治是健康中国2030专项行动之一,为了做好癌症防治工作,进一步提升公众对胃癌的关注,助力胃癌诊疗水平发展, 2019年11月29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医院管理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委会、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共同发起,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主办,罗氏制药中国支持的 “胃爱喝彩”2019胃癌关爱日公众宣教活动成功举办第一届,并确定每年的11月29日为“胃癌关爱日”。

2020第二届“胃癌关爱日”系列公益宣教活动将于11月29日开展。本次公益直播,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王邦茂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青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刘宝瑞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周志伟教授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邱萌教授一同探讨胃癌的精准治疗之路,旨在科普胃癌疾病知识,提高胃癌患者生存预后和质量。

“胃爱喝彩”关爱“胃”来健康,这个活动请您关注


临“胃”不惧:胃癌发病情势不容小觑 “中国式癌症”严重威胁国人健康

胃癌是全球发病排位第五、死亡排位第三的恶性肿瘤。在中国,胃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据Globocan 2018数据显示,中国新发患者数占全球胃癌新发患者总数44.13%,新发患者45.6万,全球每10位胃癌患者就有约5位是中国人,平均每1-2分钟就有1名中国人因胃癌失去生命,被称为“中国式癌症”。

胃癌,至今依然是严重威胁国人健康的重大疾病,。据调查研究,长期饮食不规律会诱发胃癌。胃癌的发生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其中最常见的病因包括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癌前病变、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因素因素等。

共同守“胃”:重视早筛精准分型,MDT多学科协作推动胃癌诊疗规范化进程

加强预防、降低胃癌发生几率的同时,更要提高胃癌的早筛意识。季加孚教授对此表示:我国目前的胃癌现状是发病率高,早期诊断率低,死亡率高,很多国人对早期胃癌筛查意识薄弱。

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发展为进展期胃癌或晚期胃癌,错失了最佳诊治时机。目前,内镜检查及活检仍是胃癌早期诊断的“金标准”,是最有效的胃癌筛查方法。大部分早期胃癌在内镜下局部切除病灶即可获得根治性治疗,早期胃癌及时治疗后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

胃癌诊疗需要精准分型,不同类型的胃癌预后及诊疗方案都不同,HER2检测非常重要。HER2阳性胃癌是一类独特的疾病亚型,癌细胞增长更快、侵袭性更强。在中国,每6名胃癌患者中就有1名HER2阳性胃癌患者。

MDT多学科诊疗是胃癌精准治疗的关键,已成为胃癌诊疗体系中的标准模式,也是规范胃癌诊治的重要手段。不但提高了胃癌的早期精准诊断率和治愈率,也可有效帮助胃癌晚期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胃”爱喝彩:疫情常态化下,医疗资源共享满足患者治疗需求

2020年注定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肆虐神州大地,更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医者身上的所承载的重担,固守医者职责,践行为民初心。

为消除患者的部分顾虑,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CGCA)的指导下,疫情期间在全国26个省份47个城市超过150家医院陆续开展超过500场线上胃癌科普答疑活动,为权威专家与患者搭建了有效而畅通的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方式为患者提供行之有效的胃癌诊疗咨询和指导。

同时,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以患者为中心,及时在线推出联盟成员医院胃肠肿瘤就诊信息参考,帮助患者提供并共享本地医疗就诊资源,为异地患者就诊提供便利。

今年,第二届“胃癌关爱日”公众宣教活动,将陆续在全国开展超过50场胃癌科普义诊宣教活动,号召胃癌领域专家参与进来,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胃癌防治工作,践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广泛开展群众性胃癌疾病的知识普及教育,增强胃癌早筛查、早诊治的意识,提高全国人民健康水平。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态化,如何帮助胃癌患者走出阴霾,成为今年我们关注的最新课题。政府、医疗机构及患者组织都充分理解患者希望尽快康复的心情,我们希望通过“胃癌关爱日”公众宣教活动,进一步通过普及胃癌防治知识,提高胃癌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通过定制个性化康复方案,对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的全过程管理,营造积极抗癌的良好康复氛围,帮助全国的患者走向科学康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