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30日,2024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的赛场上,发生了一起悲剧,国羽小将张志杰在比赛中突然倒地、抽搐,现场医疗急救处置业余,延误了抢救生命最黄金的四分钟,张志杰最终失去了生命,年仅17岁。

刘黎根据这段视频分析称,张志杰摔倒后有抽动等动作,“我和同事普遍认为,可能考虑为心源性疾病触发的症状,和癫痫发作时的抽搐状态不同。”
80%的猝死为心源性猝死
在猝死的多种场景中,运动中发生意外的事件并不罕见,这类猝死也叫做运动性猝死,指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意外死亡。
心源性猝死是指突然发生因心脏原因的死亡,急性症状发生1小时内,占冠心病死亡人数的50%以上,占总死亡人数的15%-20%,中国的心源性猝死患者每年超过100万。
此外,发生过心脏停跳被抢救过来的人,猝死风险也比普通人要高得多。
猝死的典型症状为突发意识丧失,可伴有局部或全身抽搐、皮肤苍白发绀、大小便失禁,并迅速发生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多数患者猝死前没有预警症状,部分患者猝死前数天或数月会出现气短、胸闷、胸痛、疲劳、乏力、心悸等非特异性症状。
对于心源性猝死的现场救治,主要包括心肺复苏(CPR)和自动体外除颤(AED)。对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是争分夺秒的,一旦发生应立即进行CPR和除颤。
心脏骤停每延误1分钟,成功率下降10%。心脏骤停后的4分钟被称为“黄金4分钟”,但急救车通常无法在这4分钟内赶到患者身边,这就要靠患者周围的人进行施救,所以心肺复苏十分必要。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itation,CPR)是一项紧急医疗技术,用于挽救因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而陷入生命危机的患者。
CPR的目标是在等待医疗人员到达之前,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生命周期。本文将介绍心肺复苏的重要性、执行步骤培训,以便更多人了解这一关键的生命救援技术。
心肺复苏有多重要?
提高存活率:
心肺复苏的主要目标是在心脏骤停时维持血液流动,以保持重要的器官(尤其是大脑)供氧。研究表明,在心脏骤停发生后,每损失1分钟的时间将使患者的生存机会减少10%。因此,迅速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对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
预防脑损伤:
当心脏骤停发生时,大脑会在4-6分钟内因氧气供应中断而受到不可逆损伤。通过进行心肺复苏,可以延长这个窗口,降低脑损伤的风险。
衔接进一步的医疗救治:
心肺复苏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措施,它还为医疗人员提供了宝贵的时间,以准备进一步的救治措施,如除颤和药物治疗。
心肺复苏的执行步骤
01
在开始心肺复苏之前,请确保现场安全。检查是否有危险或情况,例如火源或电流,以保护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02
尝试唤醒患者并询问是否健康。如果患者没有响应,说明患者没有意识。判断患者有无自主呼吸:观察患者有无胸廓起伏,若无则说明患者无自主呼吸。判断有无颈动脉搏动(专业人员要求判断此项):触摸颈动脉位置即甲状软骨外侧2-3厘米处,判断有无颈动脉搏动。患者无意识、无自主呼吸、无颈动脉搏动即可判断患者心脏骤停,以上判断需在10秒内完成。
03
立即寻求医疗帮助,拨打急救电话120,同时请人就近获取体外自动除颤器AED。
04
将病人平卧在坚硬表面上。跪在病人旁边,将掌心放在胸骨中下段三分之一处或者两乳头连线中点处,另一只手叠在上面,两手臂伸直并垂直于胸壁,用身体的重量来施加均匀的压力,以深度为5-6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持续进行胸外按压。
05
在每 30 次心脏停止之后,进行 2 次人工呼吸。在进行人工呼吸前要先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使用压额抬颏法固定患者头部位置,开放气道。将救助者口部完全覆盖在患者口部,吹气进入患者肺部,确保每次吹气大于1秒,吹气量达到可见病人胸壁起伏即可,避免过度通气。此项操作对非专业救助人员来说,可以不执行。
06
轮流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医疗护理人员到达或患者复苏。
07
如果有AED设备可用,立即使用。AED设备可以检测心律,如果需要,提供除颤电击。按照AED的指示操作。
心肺复苏的训练
心肺复苏培训通常由医疗人员、急救组织和红十字会等机构提供。有不同级别的培训途径,包括基础生命支持(BLS)和高级心脏生命支持(ACLS)等。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无论是否有医疗背景培训。
实践技能:心肺复苏训练包括实际的手动心脏按压和手动呼吸技能的练习。培训者将教授正确的技巧和使用 AED 的方法。
更新课程:CPR标准不断发展,因此,定期更新培训非常重要。参与者应定期接受再认证课程以保持其技能水平。
推广培训:将培训推广给更多人,让更多人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为心脏骤停患者实施现场及时的心肺复苏。
总结:
心肺复苏是关键的生命技术,可在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通过了解心肺复苏的重要性、执行步骤和培训机会,我们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生存的机会。
针对紧急情况时,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命的拯救者,通过执行正确的心肺复苏步骤来挽救生命。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提高大家对心肺复苏的认识,鼓励更多人参与培训,为了老百姓的安全和健康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