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衷:想知道死亡率不降的原因
2过程:每个数据都要真实可回溯
我们做科研要严谨、讲科学,不能让国家级科研项目,我们众多合作单位专家团队精心调查整理的数据、研究得出的结论,受到别人,尤其是国外同行的质疑。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可以把最真实的数据拿出来,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杨跃进
这项研究是八年前开始的,而如今才发表,到底是哪里耽误了时间呢?杨跃进回答:数据不是开玩笑的,要可靠,要准确,要可信。
杨跃进举例说,为确保数据准确,在最初阶段,每天早上八点前后,108家医院都要打电话来报告过去24小时内收治的急性心梗救治人数,而后在收集病历时,就可以与之前上报的数据反向核对,以保证每个病人都不会遗漏,诊疗数据都真实可靠。
即便如此,在后续的数据核对过程中,仍遇到了各种困难。
为了让数据更为规范又不失真,统计专业人员需做大量的数据整理和专业统计工作,对个别指标缺失部分还需借助专业规范进行重要补充。
这之后是漫长的文章写作过程。原本由美国同行参与写作,然而他们对中国实际情况较为陌生,最终还是杨跃进教授团队完成了最后的统稿,再请国外同行帮助修改和润色。
在稿件的反复修改过程中,杨跃进感受到了国际同行的专业水准和严谨态度,同时也让国际同行看到了这组数据的“真”。文章发表时,原本只能容纳350个字的摘要部分,被杂志编辑改编成了一页多的超长摘要。
3结果:成为我国医疗进步的“对照组”
来源:健康报医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