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猪皮麻子 Conophytum armianum

中国绿发会
长期致力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
收藏

猪皮麻子(Conophytum armianuin)这个肉锥植物的拉丁名来源于发现者安东尼·米切尔(Anthony R. Mitchell)的首字母缩写,1988年史蒂文·哈默(Steven A. Hammer)在Aloe上发表了该物种。它是肉锥花属(Conophytum)蟾叶肉锥组(Batrachia Section)唯一的物种,中文通俗名为“猪皮麻子”,后被进一步简称为“猪皮”,当然猪皮麻子更接近Conophytum armianuin的形态特征,但为方便阅读,后文中统一简称为猪皮(C.armianum)。

根据哈默先生的描述,猪皮(C.armianum)集中在斯泰因科普夫(Steinkopf)西北部乌姆道斯(Umdaus)附近一条10公里长的狭长地带内。乌姆道斯本身就在中心附近。在该地区以南几公里处,Geelvlei高原西部边缘附近有大量的植物种群,植物也生长在高原的上部侧翼。特里·斯梅尔(Terry Smale)在加卡尔斯瓦特(Jakkalswater)以北的一座小山上报道发现了猪皮(C.armianum)。近几年安迪·杨(Aady J. Young)在评估中提到科西斯伯格(Kosiesberg)也有种群的分布。


图片C.armianum地理分布图

猪皮(C. armianum)生活的地区属于半干旱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少雨,降雨主要集中在秋冬季,年降雨量100-150㎜;它生长在山的顶部边缘的石头缝隙中,属于比较荫凉的环境,所以根系浅薄,很适合养在室内的小花盆里。猪皮(C. armianum)通常在秋季的夜间开暗橙色或肉粉色花,开放后过2天左右就不会出现闭合的情况。他通常会是群生的状态,非常容易爆头,身体粉红色或者红铜色,顶部有麻点,单头尺寸通常5㎜左右,很难超过10㎜。种子算是肉锥花属中最小的种子之一,平均长度只有0.4㎜左右且很容易受潮,肉锥花属物种种子平均长度大多在0.65毫米左右,0.4㎜似乎也就比灰尘明显一。


图片来源(www.conophytum.com)


Steinkopf年降雨量图

猪皮(C. armianum)最常见的采集编号是哈默先生在乌姆道斯采集的SH462,麻点凸起较弱且身体颜色不够浓郁红中透点绿,而后来哈默先生在乌姆道斯南部采集的SH676则麻点明显且特色更加浓郁。园艺选拔中,选择更偏红的体色和点纹更叫明显密集或许是两个方向,杂交方面很遗憾,我尚未了解到它与其他任何肉锥有杂交成功的案例,所以算是佐证了它被单独分到一个组的结果很科学?



图片来源:NINE

哈默先生认为猪皮(C. armianum)最接近的肉锥可能是B嘴(C. breve),与康菩提(C. comptonii)、安珍(C. obcordellum)和荧光玉(C. uviforme)可能也会有一些亲密关系。它的主要栖息地乌姆道斯分布的肉锥物种很多,最为出名的或许是大枪少将(C. bilobum 'umdausense'),曾经的大枪少将拉丁名正是由乌姆道斯而来,当然猪皮(C. armianum)和它杂交成功会是一个非常疯狂的想法。如果要尝试杂交,或许选择亲和度最高的毛汉尼(C. maughanii )最容易成功,但畅想下成功后代的模样似乎不会漂亮。

近几年,猪皮(C. armianum)因野生多肉植物贸易而被非法采集。虽然这种植物是神秘的,但所有已知的亚群都占据了相对有限的地理范围,使该物种遭受到了近乎毁灭性危机。2009年南非濒危植物评估时为无危(NT),到2020年上升到了易危(VU),2021年已经成为了濒危(EN)物种。

本文仅代表资讯,供读者参考,不代表平台观点。

文 | 肉锥学习小组
编辑 | YJ
排版 | 绿叶

评论
中气旋
太傅级
已经阅读
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