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2024年天津天堰医学健康科普教育基地年度科普绩效自评

天津天堰医学健康教育科普基地
原创
以“推广科普,惠及民生”为宗旨,普及实用的医学知识和前沿技术
收藏

一、工作情况

(一)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情况

天津天堰医学健康科普教育基地有完善的组织架构,总经理分管科普基地工作,公司行政部负责组织实施科普工作,公司产品部负责基地内科普接待讲解活动,公司市场部负责组织基地对外科普活动,每年将科普工作列入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成立科普领导工作小组,每年拨付一定经费专门用于科普工作。有完善的科普工作制度,其中包括《天堰医学健康科普教育基地开放管理办法》、《天堰医学健康科普教育基地安全管理制度》、《天堰医学健康科普教育基地安全应急预案》等,并制定了激励和支持公司科普工作的政策。

(二)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基础情况

天津天堰医学健康科普教育基地占地3000㎡,2024年依托基地科普设施和人员基础,开展了一系列急救培训及科学技术普及等活动,协助各大医学院校开展医学技能大赛,为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也为引导学生建立对医学和前沿技术的热爱提供支持。本年度,天津天堰医学健康科普教育基地共开放250天,服务3000余人次,场馆新增设备6种,具体包括:

沉浸式体验室

虚拟仿真智慧学习平台2.0

中医解刨训练与考核训练系统3.0

交互式中医经络信息采集系统2.0

中医舌面诊训练与考核系统2.0

中医望诊训练与考核系统3.0

(三) 本年度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1.在基地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基地面向公众开放,让公众在平台中参与、体验、互动,展现模拟医学教育的魅力,激发公众特别是学生群体对科技的兴趣,提高公众科技意识,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支持科技创新。2024年,基地共开展科普活动数量36个,参与人数1200余人,其中包括天津大学医学部师生、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师生、天津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师生、天津医科大学临床专业师生、承德医学院师生、天津医科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师生、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师生、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青工委、天津市律协青年律师委员会等。

2.开展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进企业等科普活动

基地本年度通过与高新区总工会、团委、妇联等合作,在高新区总工会、高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天津安力信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创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泰普制药有限公司开展“悦生活”系列急救科普活动8次,服务人数500余人。


2024年在推动全民急救技能普及上,天津天堰医学健康科普教育基地全力以赴,全力支持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的“白金十分钟,黄金一小时”急救应急基层行培训活动,团队奔赴广西省、江西省等十多个省市基层地区,开展急救科普活动15次,参与人数1000余人。针对心肺复苏操作、解除气道异物操作、AED操作等实用技术进行分组轮训,为大家演示和讲解急救操作技能,详细分解示范演练规范动作,手把手教授动作要领,带领大家积极参与,动手练习,把适用于大众的时效救治成果,有效输出给周边居民和社区,形成以点带面,辐射性服务群众的普适效果,助力健康乡村建设。

在开展进校园科普活动方面,基地配合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开展“心动校园、救在身边”校园急救知识与技能展示活动。2024年,基地在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共开展4场急救知识科普活动,参与人数800余人,以提升学生健康素养为核心,以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为重点,以提高校园应急救护能力为目标,推动学校应急救护体系建设,丰富学校“总师育人文化”,促进健康校园建设进而推进“健康中国”大战略向前发展。

(四)在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2024年全国科普日主题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基于全国科普日主题,基地开展天津大学生医学科普活动。在全国科普日,开展了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农学院医学科普活动共计3次,参与人数160人,依托基地设施,在认识医学模拟教学产品过程中,深入了解生理仿真、医学模拟、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并对医学急救技能开展学习。

在2024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举办以“弘扬科学家精神,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为主题的医学科普活动,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青工委、天津市律协青年律师委员会30余名相关成员参与了本次科普活动。

(五)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等情况
面向公众提供预约的平台主页链接为:
https://www.tellyes.com/jdzz.php?id=488
自主运营的新媒体平台情况:

新媒体平台发布科普活动相关信息10余条,总阅读量为3000左右。

(六)动员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情况

2024年天津天堰医学健康教育科普基地科技工作者积极进行各类科普进校园、科普进企业、科普进社区等活动,基地开展科普服务的人数为13人。

(七)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2024年,基地科普工作经费为62万余元,主要用于科普基地的科普展区更新维护、科普设备购置、科普宣传资料和举办科普主题活动的开支。

天堰医学健康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以来,依托于公司人才资源,建立的自己的科普人才队伍,形成了以基地主任带领的十余人的科普团队,团队共有19人,其中专职人员15人,57%以上的人员具备医学专业背景,确保了医学健康知识的有效科普。

二、特色工作

医学模拟教学可以再现临床场景、可重复、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培养团队合作,最重要的是手术操作在模拟人、模型、动物上进行,保证了患者安全。模拟教学课程生动、形式多样化、参与度高,相比传统的理论和单项技能授课更受学生欢迎。同时,医学模拟教学产品中应用了生理仿真、医学模拟、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多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为提高医学生对于医学模拟教学的了解程度和认识深度,提高学生对于高新技术的热情和兴趣,基地开展了医学模拟教学课程及模拟教学产品的参观交流活动,以及急救技能科普活动、培训活动等,并为医学生技能大赛提供相关服务及赛品支持。主要特色活动如下:

(1)医学救治技能培训。依托天堰科技的智能化高仿真医学救治技能模拟训练系统产品,包括急危重症模拟训练系统、高仿真分娩模拟训练系统、智能化战创伤模拟训练系统等,基地助力医院及医学院校开展各类专业医学救治技能培训,提升医务人员医学救治技能,培养救治思维,提升综合素质。

2024年助力首届现代产房建设学术交流大会

2024年助力“白金十分钟,黄金一小时”急救应急基层行活动

2024年助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模拟教育管理人员培训班

(2)助力医学技能大赛。基地通过协办和申办医学技能类大赛,提供赛品及相关服务,为参赛选手们提供接近真实护理环境的操作平台,使他们能够在模拟环境中更加贴近实际地锻炼医学救治技能。

2024年成功申办“第八届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四大赛项

2024年助力甘肃省120急救大赛

2024年助力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

2024年助力全国第三届现场救护技能大赛

三、问题与不足

基地涉及医学专业性较强,目前在队伍建设和专业科普管理人员方面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需要更多医学专业性较强的人员加入基地科普工作。其次,科普平台的建设相对薄弱,各网络平台系统尚不完善,基地宣传力度仍需加强。

四、工作建议

(1)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

可以构建全国性的科普资源库,包括数字图书、视频讲座、互动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内容,便于各基地之间资源的高效流动和利用。鼓动不同地区的科普基地开展联合项目,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优质科普资源的均衡分配。

(2)提供专业技能培训

定期开展科普工作者的培训活动,包括最新科学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活动,确保工作者能够有效传递最新的科普信息。并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和奖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科普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3)加大宣传力度与社会参与

利用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介扩大科普活动的影响力,提高公众对科普基地的认知度。

附件:基地最新简介和开放时间

天津天堰医学健康教育科普基地简介

天津天堰医学健康教育科普基地是天津天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建立的现代化、综合性医学教学及模拟训练机构。基地占地3000余平方米,配置了由天堰公司自主研发及国外顶尖医学模拟产品共计500余套。科普内容可涵盖内、外、妇、儿、急救、麻醉、影像、护理及口腔等多个学科,真实模拟的现代化临床情景。基地分成院前急救、重症监护病房、现代产房、手术训练室、虚拟手术中心、教学讨论区、中医实训室、中控室、多功能厅九大功能区域,区域间有机分割,实现不同功能;区域内紧密联系,方便组织和开展各项科普活动,能够针对急救医学常识、急救技能、中医草药知识、虚拟现实技术等进行深入理解和认识,并可结合科普知识,开展医学技能实践,实现医学技能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提升科普效果。

天堰医学健康教育科普基地积极响应国家科普工作号召,以“推广科普、惠及民生”为服务宗旨,以虚拟医学训练器核心技术为基础,普及实用的医学知识以及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弘扬科学精神和志愿服务,打造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和创新的文化氛围,为公众展示先进的医疗教学应用场景,科普基础医学知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开放时间: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上午9:00-下午16:00

天津天堰医学健康教育科普基地荣誉墙

基地中控室

教学讨论区

中医实训室

虚拟手术中心

评论
俄体镇科普88888
太师级
202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