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回南天”温度上升,又逢强对流天气,气温变化剧烈,各类呼吸道、肠道传染病频发;学校又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开学后更是传染病传播的高风险场所,让我们一起了解春季常见的校园传染病,以及如何开启预防模式吧!
(图源:广东疾控)
春季常见传染病:
主要包括手足口病、水痘、流感病毒感染、诺如病毒感染等传染病,大多通过呼吸道飞沫或者密切接触传播。
(图源:广东疾控)
如何有效预防:
1.及时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如接种肠道病毒EV71型灭活疫苗有利于预防手足口病重症的发生,而水痘疫苗也是预防水痘的有效办法,建议符合条件的师生及时接种水痘疫苗等针对常见传染病的疫苗。
2.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环境卫生。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要定时开窗换气,通风时注意做好保暖;公共场所要定期预防性消毒,消毒时,要按照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并做好个人防护。
3.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个人防护,及时规范消毒洗手,学习并实践“六步洗手法”;注意远离呕吐物及被其污染的环境,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
(图源:广东疾控)
4.及时就医与隔离。若出现感染症状(如呕吐、腹泻、发热等),应及时就医;确诊患者尽量居家隔离,倡导师生不带病上岗或上课,防止将传染病带入班级和学校。
5.提升免疫力。保持饮食均衡,睡眠充足,开展适当的体育活动,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疾病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