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位居全球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首位。我国肺癌在男、女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顺位中均位居首位。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部分患者在体检时被偶然发现。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体重下降等症状。临床上多数患者出现症状就诊时已属晚期,晚期肺癌患者整体5年生存率在20%左右。降低肺癌的相关死亡率,早诊早筛是关键。
*筛查对象:
*筛查手段:LDCT(低剂量CT)、支气管镜、肺癌自身抗体等。
*肺癌的核医学影像学检查:
PET-CT
PET-CT是诊断肺癌、分期与再分期、手术评估、放疗靶区勾画(尤其合并肺不张或有静脉CT造影禁忌证时)、疗效和预后评估的最佳方法之一。PET-CT对于脑和脑膜转移诊断的敏感度相对较差,必要时需与脑部增强MRI联合诊断以提高检出率。推荐有条件者进行PET-CT检查。
1.肺癌的诊断与鉴别
2.肺癌分期
3.指导穿刺位点
4.勾画放疗靶区
肺癌疗效评估
骨扫描(全身骨显像)
骨扫描是判断肺癌患者有无骨转移的常规检查,是筛查骨转移的首选方式。
*肺癌相关核医学实验室检查:
一、肿瘤标志物
目前推荐常用的原发性肺癌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等。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肿瘤标志物升高有时可早于临床症状的出现。有助于辅助诊断和早期鉴别诊断并预测肺癌病理类型。
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肿瘤负荷和分期有一定关联,推荐在首次诊断及开始治疗前行肿瘤标志物检测了解其基线水平,监测治疗后动态变化可在肿瘤的疗效和预后判断中发挥一定作用。
对于影像学检查无明确新发或进展病灶而仅仅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的患者,建议寻找原因,警惕有疾病复发或进展的可能,需密切随访。
二、肺癌自身抗体
肺癌细胞在发展及坏死过程中会释放肿瘤相关抗原,肿瘤相关抗原通过突变、异位表达等方式增加免疫原性,其被抗原提呈细胞吞噬并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形成复合物,激活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包括: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簇 2(SOX 2)、蛋白基因产物 9.5(PGP9.5)、黑色素瘤抗原 A1(MAGE-A1)、癌相关基因(CAGE)、G抗原 7(GAGE7)、肿瘤抗原 4-5(GBU4-5)、P53。
肺癌自身抗体检测与以往的肿瘤标志物相比,在肺癌病变早期即可在血清中被检测到。早期进行肺癌自身抗体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早期临床干预起到了宝贵的辅助诊断作用。
*肺癌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肺癌的预防:
1.减少吸烟:吸烟是肺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减少吸烟可以显著降低患肺癌的风险。
2.避免职业和环境暴露:加强职业防护和环境卫生工作,减少有害物质暴露。
3.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肺部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癌。
作者:石雪
审核:赵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