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劳动教育赋能思政 协同育人绘启新程——永川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第六组主题实践活动成功举办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重庆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科普基地
以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为主要内容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收藏

劳动教育赋能思政 协同育人绘启新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推动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4月30日,我校联合兴龙湖中学、萱花小学共同开展“劳动精神润童心·思政引领启新程”主题实践活动。活动紧扣重庆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要求,以劳动实践为载体,探索跨学段协同育人新模式,为新时代思政教育注入鲜活力量。

科技赋能劳动,田间课堂育新人

活动在学校智慧闭环农业基地拉开帷幕。启动仪式上,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钟代军强调:“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路径,要通过大中小学协同联动,让劳动精神深植青少年心田。”

永川区萱花小学党总支书记罗章轩寄语学生:“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每一棵果树都是‘活教材’,希望同学们在实践中领悟‘劳动创造幸福’的真谛。”

在科创后勤专家周德才的指导下,大中小学生分组体验无土栽培空心菜,学习现代农业技术。随后,同学们化身“小果农”,通过疏果实践理解“疏密留优、科学增产”的农业智慧。“摘掉小果子是为了让剩下的长得更好,就像老师教我们要学会取舍一样!”萱花小学陈汐玥在分享中感慨道。

工匠精神铸魂,创新实践启智

第二站,西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内,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核心成员何杰、龙熠以他们的自身成长经历诠释工匠精神,并通过机器人互动展示科技魅力。中学生杨玉菁表示:“何老师、龙老师的坚持让我明白,精益求精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大学生谢君阳则感慨:“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以科技赋能劳动,用创新服务社会。”

第三站的创意实践环节,同学们以手抄报和短视频为载体,描绘“科技果园未来图景”,将人工智能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展现了青少年对科技兴农的无限憧憬。

协同育人结硕果,思政一体树标杆

活动尾声,三所学校相关领导为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劳动实践小标兵”荣誉证书。学校健康与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陈涛涛总结道:“本次活动构建了‘大带小、校联动’的育人生态,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实践经验。”

此次活动是永川区推进“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生动缩影。通过田间劳动、科技体验、跨学段协作,不仅深化了青少年对劳动价值的认知,更将家国情怀、工匠精神与创新意识有机融合,为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提供了实践范例。未来,永川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六组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更多思政教育品牌,助力重庆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永川区兴龙湖中学、萱花小学德育处相关负责人,学校宣传部、学工部、团委、后勤集团、健康与教育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部门相关责任人,以及三所学校的师生家长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评论
中气旋
太傅级
已经阅读
202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