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如何精准防控白色瘟疫——结核病

科普前线
原创
高洁梅,本科,副主任护师,广东省感染病专科护士,健康管理师。
收藏

结核病,又称为“肺痨”,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慢性疾病,是世界上出现最早、分布最广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危害人类健康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释放出的飞沫中含有大量的结核分枝杆菌,这些细菌一旦被他人吸入,便有可能引发感染。为了守护我们和家人的健康,掌握肺结核的预防知识至关重要。

一、了解肺结核,从认识开始

首先,了解肺结核的症状是自我防护的第一步。肺结核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及全身症状,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在健康体检中发现,呼吸系统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或痰中带血、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以发热最为常见,多为午后潮热,即下午或傍晚体温开始升高,翌晨降至正常,部分患者伴有倦怠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因此,咳嗽、咳痰2周以上,尤其是出现了痰中带血、午后低热,应高度怀疑肺结核,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院诊治。

二、接种疫苗,筑起免疫防线

卡介苗是一种减毒后呈弱毒或无毒活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接种到人身上可以起到预防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作用,尤其可预防减少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血行播散性结核病的发生,对婴幼儿效果最好。因此,新生儿应在出生后即接种卡介苗,这是国家计划免疫的疫苗之一。

三、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

强大的免疫系统是抵御疾病的最佳武器。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同时,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晒太阳,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注意防寒保暖防外感等也是增强免疫力的关键。此外,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改善心肺功能,减少感染风险。

四、注意卫生,减少传播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为重要。勤洗手,特别是在咳嗽、打喷嚏或接触公共场所后,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注意咳嗽礼仪,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内侧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此外,少到人多、拥挤的地方,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减少密闭空间内的病毒细菌浓度。

五、早发现,早治疗,控制传染源

肺结核的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控制病情进展至关重要,包括:定期健康体检、对有症状者及时就诊检查、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重点检查、对结核菌素试验强阳反应进一步检查没有发现肺结核的患者定期随访;一旦确诊,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遵循医嘱完成全程治疗,以减少结核菌的传播并防止病情恶化。同时,社会应给予肺结核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避免歧视,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创一个无结核的美好未来!

参考书籍:

尹国有.肺结核合理用药与食疗[M].北京:金盾出版社出版,2017.3

(作者:广州市胸科医院 高洁梅 副主任护师)

评论
周志宇
少师级
2025-06-07
科普中国俄体镇023
大学士级
2025-06-06
俄体镇科普88888
太师级
2025-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