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刘思佳 校对:高 瑞 审核:杨鹏斌
第三届宁夏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银川市第二中学-苏振华-辅导老师:张蕾
白露在草间凝结,洗得窗外树色青葱,晨曦携着绿光透过窗户照在迪布拉的脸上,引得他睫毛微微颤动,不得已睁开蒙眬的睡眼。又是一个没睡好的夜晚,他边用手挠着头发边想,与平常不同,昨晚让他睡不安稳的除了压力过大导致的轻微神经衰弱,还有昨天他接手的那位病人的复杂情况……
半梦半醒地想着这些,迪布拉已经整理好自己的仪容,坐上了前往医院的汽车。车上搭载着无人驾驶系统,这得以让他有了片刻闲暇,给了他一个重新整理思绪的机会。大概昨天下午五点左右,患者迪尔被他的妻子爱贝儿带着来到医院的急诊室,随后便被转移到了迪布拉所在的精神科诊室。患者的症状表现为间歇性的喜怒无常,一会儿表现得像一头发疯的野兽,一会儿又好像恢复了理智,流着泪不断地对周围人说着道歉的话。
从学校以优异成绩毕业近十年以来,迪布拉接手这种症状的患者也不在少数,像这样的症状,大概率是产生了人格障碍问题,一般采取心理暗示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治疗方法。而迪尔的特殊之处在于——他是个仿生人。
在迪布拉出生前数十年,制造仿生人的关键技术就已经被攻破,随后仿生人作为拥有媲美人类的高智慧生产力被大量生产。随之而来的,还有铺天盖地的伦理问题——仿生人是否能作为社会个体拥有人权?人们的观点主要有两个派别。一是支持派,他们觉得仿生人们凭借炉火纯青的生物模拟技术,除了无法生育以外,已经与人类没有区别;二是反对派,他们认为仿生人终究是机械的产物,只是在按照既定的程序办事,没有自己的思想。显然,爱贝儿属于前者,否则,她也不会选择与迪尔结婚,并且和他领养两个孩子的。
迪布拉静步走进病房,轻轻拍打在病床边守了一夜的爱贝儿的肩膀,爱贝儿猛地惊醒,回头看着迪布拉。“爱贝儿女士,能否借几步说话呢?”边说着,他瞥了一眼病床上的迪尔,他睡得很平静,大概是睡眠时不会出现躁狂症状。
在诊室里,两人面对面坐着,爱贝儿率先用发颤的声音打破了缄默:“医生,我丈夫他的病怎么样了?”迪布拉摸着下巴说:“呃,您丈夫的病症在精神科也算不上个例,可您也知道他的特殊之处。仿生人出现人格障碍的例子,别说全国了,就是世界范围内也可以说是没有一例。您知道的,要治疗人格障碍,首先是得拥有人格,可仿生人是否拥有人格,这至今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所以,我们不确定以往的精神科疗法可以奏效。”
“那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我问了我的一位专业是仿生生物改造的朋友,他说从其他仿生生物的临床结论来看,要治疗这样的症状也并不难,大致步骤就是进行开颅手术,更换最底层的组件。可他也明确跟我提到,这样的治疗方法虽然能治本,但是有几乎100%的可能性会丧失所有记忆。”
“……”
“现在患者神志不清,决定权当然在您身上。可您也要知道,接受手术,无疑等同于否定掉他之前的人生,也许您要从此面对一个与往昔截然不同的人了,这是我必须跟您强调的。”
“……好吧医生,我会好好考虑一下的。”
看着爱贝儿魂不守舍地走出诊室,迪布拉起身转向窗外,对着天空长叹一口气,他也不忍心对着一个失魂落魄的女性说出这些话,可向家属陈述事实是他的职责。在回到病患区去探望其他病患的路上,他听到迪尔的病房里传来啜泣声,就马上停下了脚步。尽管偷听有违道德,但他认为对于精神科大夫来说,了解更多的信息是有助于开展治疗的——即使是那些家属们不想告诉他的信息。
“不,我做不到,迪尔。这太残忍了。他们说要让你好起来就要让你忘记一切,忘掉所有有关我会和孩子们的事……我该怎么办才好?我甚至不知道你现在是不是还清醒。这太难了.......我该怎么办啊?”
病房里传来一个微弱的男声,看来是迪尔醒了,并且好像是清醒人格状态下的迪尔。
“我不想让你感到伤心,贝儿,如果你有想做的,那就大胆去做吧,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你流泪的样子了。我有感觉,现在我每天清醒的时间越来越短,可能我真的快不行了吧……大胆做决定吧,毕竟,你比我还要了解我啊。”
到这里,迪布拉已经听不下去了,他静步向前走去,眼里泛出泪花。答案已经清晰明了了,他想,就在这两人的羁绊之中。
还是一样的好天气,迪布拉坐着他的汽车来到郊区,迪尔夫妇在这里经营着他们的农场。今天不是工作日,他穿着颇有休闲风格的衣服。清风吹拂,流过他的指尖,翻过一个小山包,他看到了迪尔夫妇的住处。房前的草坪上,他看到迪尔先生正坐在轮椅上,与两个孩子一起捉弄两只小羊羔,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爱贝儿夫人站在门前,远远地看着他们。
看来行动不便的后遗症也在以飞快的速度康复,迪布拉释怀了。迪尔先生的病例他并未上报学术组织,因为他担心接踵而至的各家采访会影响这一家安静的生活。正当他作出这个决定时,他才意识到为什么仿生人人格障碍的病例这么少,是因为有人做了和他一样的选择的缘故。他在办公室里笑了起来,引来同事异样的眼光。管他的人类还是仿生人,只要有爱不就好了吗!
“迪尔先生,昨晚睡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