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四照花开:四瓣玲珑映翠微,初夏如云常芳菲

植物界LSBG
原创
庐山植物园筑植物结界,敬草木敬未知,以敬畏之心延续绿色使命。
收藏

四照花——四瓣玲珑映翠微,初夏如云常芳菲

立夏一过,浓艳的外衣像是被雨水洗去,转而换上了素雅的白花点缀着整片庐山,好似初夏的白雪,映衬得整个山间都宁静下来。在这满山丰盈的白花植物中,有一种**“花瓣”如玉的白花植物,一直持续一两个月**,绽放在山里各处角落。这就是庐山初夏的美景—四照花。

四照花

Cornus kousa subsp*. chinensis* (Osborn) Q. Y. Xiang)

四照花是山茱萸科山茱萸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说起来,我第一次遇见它还是在大学的校园里。当时偶然经过学院楼,看到楼下有一棵树上结了许多红色的果子,外形和颜色都特别像是我们所吃过的荔枝。忍不住尝了一口,还真是甜的,黄色的果肉,黑色的籽儿,只不过汁少肉少籽多,本来就玲珑的果子没什么可食用部分。查询后我才知晓这是四照花的果子,别名真叫山荔枝,这与我见到它的第一印象不谋而合,有些地方还称它为石枣、羊梅。它的果实是可以食用,尝起来有柿子的口感,就是果子小籽又多,吃起来绝没有柿子那么甜爽,(想想这又是植物科学家们可以关注的改良对象)同时还能用来酿酒制醋。当然拾起果子时,我还没见过它开花的模样。

再次相遇已是翌年初夏,在闲逛途中不经意抬头,眼睛瞬间被前方满树白蝴蝶所吸引。她的花并不似牡丹芍药般雍容华贵,那一朵朵的白花成群聚集,仿佛象云飘在空中。又好似一群蝴蝶,随风飞舞,充满着生机,而且花期长达一两个月,成为夏花的主角。

但作为专业人士,还是要理智的说明。大家以为的那硕大的白色“花瓣“,其实是它的变态叶,在植物学里有专业术语称其为“苞片”。至于那中间不怎么起眼的灰绿色小球,则是由表面簇拥着的一群四瓣的小花组成的头状花序。想必是她看自己开的花对昆虫不够有吸引力,才借由四片白色舒展的苞片,给自己做了身嫁衣,来招蜂引蝶吧……

如果细细品鉴,能发现它的绿叶也很美。像纸张质感的叶片成对的分布在枝干两侧,叶面弧形的侧脉微微凹陷,从主脉中依次延展到叶片边缘。而在叶片尾部,叶渐渐收缩成尾尖,像是寿带鸟的尾羽,逍遥飘逸且自在。当然在花季,这绿叶也只是白花的陪衬。

《山海经》记载“有木焉,其状如榖(gǔ)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这段文字中描述了一种暗藏玄机的神木,其树皮有着黑色纹路,花朵能向四周投射光华,将其佩戴后便不会迷失方向。有趣的是,现实中的四照花因花朵四周延伸的洁白苞片而得名“四照”,当人们在山野间偶遇正在绽放的如玉如云般的莹白花朵时,那舒展的苞片恍若古代神话的具象化呈现,这或许是古人观察自然而衍生出的浪漫想象吧。

有人告诉我,四照花是时光的守誓者。所谓回礼,是以素瓣为信笺,来向哺育她的山林致谢;所谓永恒,则是将初夏的晨露与暮色,凝结成剔透的玉璧,悬在枝头直至秋霜染红。


此刻,山风掠过花枝,我沉溺于缀满白蝴蝶的花影中,薄雾轻拂而过,却依旧不扰我侧耳倾听那植物与时光的密语。四照花开,或许本就是初夏的一场悄无声息的天地之恋。

(文字:肖乐铨 摄影:张细老 运维:吴宇阳 责编:李彦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