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尾伯劳很美,身上有红泥般的颜色,纤尘不染。从嘴角到眉间,从胸腹到翅羽,都有着极柔和的弧线,那是与生俱来的美感。初夏的南大港湿地,花红柳绿、虫嘶鸟鸣,一派生机盎然。鸟们也都适时宜地选择在这个季节里繁殖、育雏。红尾伯劳也不例外的来到南大港湿地,他们在用歌声吸引着异性,然后冲上高空展示着自己的雄壮。
闻诗识鸟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单独或成对活动,性活泼,常在枝头跳跃或飞上飞下。有时亦高高的站立在小树顶端或电线上静静地注视着四周,待有猎物出现时,才突然飞去捕猎,然后再飞回原来栖木上栖息。常在较固定的栖点(树枝、电线)停栖,环顾四周以猎捕地表的小动物和昆虫。该猎点的这一段较粗树枝的树皮被剥光,并用树皮纤维筑巢。繁殖期间则常站在小树顶端仰首翘尾地高声鸣唱,鸣声粗犷、响亮、激昂有力,有时边鸣唱边突然飞向树顶上空,快速地扇动翅膀原地飞翔一阵后又落入枝头继续鸣唱,见到人后立刻往下飞入茂密的枝叶丛中或灌丛中。
红尾伯劳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所吃食物主要有直翅目蝗科、螽斯科、鞘翅目步甲科、叩头虫科、金龟子科、瓢虫科、半翅目蝽科和鳞翅目昆虫。偶尔吃少量草子。昆虫占99.6%,以鞘目昆虫最多,包括金龟子、沟叩头虫,伪步行虫、象甲虫等;其次为鳞翅目夜蛾科和天蛾科幼虫,以主蝼蛄、负蝗、螳螂等。此鸟喜食蝼蛄、蝗虫和地老虎,也捕捉蜥蜴,将之穿挂于树上的尖枝杈上,然后撕食其内脏和肌肉等柔软部分,剩余物则挂在树上绝不回顾。幼鸟就具有将食物(肉条)挂钩在笼内尖刺物上撕食的本能,而并非贮藏。
繁育方式
繁殖期5-7月。在长白山5月中旬即已开始占区,此时雄鸟常站在巢域中比较高的小树顶端鸣唱。领域性较强,对侵入的外来鸟类,则加以驱赶。5月下旬即进行营巢活动,并不时出现交尾行为。解剖观察雄鸟睾丸为9毫米×12毫米,已发育成熟。通常营巢于低山丘陵小块次生杨桦林、人工落叶松林、杂木林和林缘灌丛中。巢多置于落叶松、山丁子、刺槐等幼树和灌木上,距地高0.6-7米,随环境而变化,着巢部位多为枝叶茂密的中上部紧靠树干的侧枝基部。巢呈杯状,巢材以莎草、苔草、篙草等枯草茎叶为主,偶尔混杂有一些细的小树枝,内垫有细草茎、植物韧皮纤维和羽毛等。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