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伯劳体型紧凑,显得玲珑小巧。夏天南大港湿地的树枝上,时常可以看到。由于不太怕人,容易接近,但它与其他的伯劳一样,会始终与你保持一定的距离,若即若离。飞走了,你可以赶上,好像它在等你;太近了,它再离你远一点儿。这是伯劳在行为上,区别于其他鸟类的一个显著特点。
闻诗识鸟
形态特征
牛头伯劳,型态为喙粗短有力,先端向下,头大,尾略长,脚强壮、爪锐利;以昆虫、爬虫类、小型动物为主食;多单独停栖于突出之枝头木桩上,有将剩余食物串挂于枝头上之行为;常栖息于草丛树林地带,筑巢于低枝上,雏鸟为晚熟性,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自甘肃向东北扩展、达于河北,越冬、在甘肃、四川等地,台湾为罕见迷鸟。
牛头伯劳体长仅约20厘米,翼展约23厘米,伯劳是小猛禽,牛头伯劳是其中最猛的,哪里有肉吃就到哪里去,是个小杀手。
栖息环境
牛头伯劳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带的疏林和林缘灌丛草地,也出入于农田道边灌丛及河谷地带,有时见于果园和城镇公园。
牛头伯劳的2个亚种在栖息的海拔高度上有不同的生态适应:指名亚种分布于较低海拔地区,在长白山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而中国亚种在河北部繁殖栖息地在海拔1000-1800米的针阔混交林内,在甘肃中部和南部一般在海拔2000米以上直到3000米。
生活习性
牛头伯劳单独或成对活动,性活跃,常在林缘或路边灌丛中跳上跳下,有时站在小树或灌木枝头呜叫,鸣声粗厉洪亮。有时静静她站在电线或电柱上注视着四周,发现猎物立刻飞往捕猎,然后又返回原处。
牛头伯劳主要以昆虫为食,如甲虫、蟋蟀等。
繁育方式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