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防汛办发布消息:7月2日9时启动全市防汛四级应急响应,请各有关单位按照预案落实降雨防范应对措施,密切关注局地短时强降雨过程,做好防汛相关工作。
三区局部有积水风险
最大积水深度或达19厘米
同时,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还发布了山区道路沿线崩塌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提示信息:7月2日12时至7月3日12时,房山区、昌平区、延庆区、怀柔区、密云区、平谷区山区道路沿线局部路段山体斜坡有发生崩塌灾害的风险,请注意防范。
部分轨道交通线路运行时间调整
另据北京市郊铁路微信公众号消息,因降雨影响,2025年7月2日,S2线S203次、S206次、S205次临时停运;通密线S604次、S601次、S612次临时停运;怀柔-密云线S514次、S513次、S503次、S504次、S523次、S517次、S518次临时停运。
2025年7月3日,S2线S202次、S201次临时停运;通密线S611次、S602次、S603次临时停运;怀柔-密云线S512次、S515次、S524次、S522次、S521次、S511次、S501次、S502次临时停运。
7月份北京平均降水量
比往年同期偏多2至4成
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此次京津冀强降雨过程中,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等地均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局地大暴雨,最大累计降水量可达100至160毫米。降水最强时段出现在7月2日下午至夜间,最大小时降水量为20至50毫米、局地超过70毫米。7月3日下午京津冀地区降水将逐步减弱。专家提示,华北太行山区、燕山山区需注意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和地质灾害,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短时降水强度强,需关注城镇积水积涝对交通出行的影响。
强降雨影响期间
公众外出需注意交通安全
警惕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
如何识别山洪前兆?
三看
● 溪流水位急速上升,可能由于上游大量降水引发山洪。
● 溪流水位骤降与断流,可能是上游暴雨致山体崩塌阻塞河道,导致断流。
● 原本清澈的溪流突然变浑浊,可能是上游暴雨将泥沙、石块带入水中,形成山洪泥石流。
一听
出现异常的山鸣声,类似火车轰隆隆的声音或闷雷声,预兆可能发生山洪泥石流。
发现这些情况应尽快撤离,有机会成功避险!
如遇山洪如何避险自救?
1. 如在山区突然遭遇山洪袭击,应选择就近安全路线沿山坡横向跑开,千万不要顺着山坡往下或沿山谷出口往下游跑。
2. 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处已难自保,要充分利用现有器材逃生。如用门板、大块泡沫等易漂浮材料捆扎成筏。
3. 如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与当地政府、防汛指挥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及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4. 切勿游泳逃生、攀爬带电的电线杆塔,防止触电。
发生城市内涝怎么办?
汛期家中应常备哪些用品?
👇👇👇
来源:综合自北京日报、新京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应急、国家应急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