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叶猴奇遇记:当科普碰上非遗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云龙公园被800多名来自藤县第八小学的学生们的欢声笑语“点燃”,从趣味科普到手工课堂,每一个环节都藏着自然与文化的奇妙碰撞,解锁了一场集动植物科普、传统手作于一体的沉浸式研学体验。
黑叶猴中心
“脸盲大挑战”
“快看!”
“那只黑叶猴正在倒挂金钩呢!**”
学生们站好在笼舍前,眼睛瞪得像小灯笼,科普人员用生动的故事揭开黑叶猴的神秘面纱:“它们可是自然界的‘杂技演员’,能在悬崖峭壁自由攀爬,尾巴比身体还长呢!”
“告别脸盲”的互动小游戏里,学生们拿着黑叶猴的图片,在科普人员的指导下,像侦探一样中心里寻找对应的黑叶猴。
“这只的头顶有一撮竖起来的毛!不对...和图片里的这只不一样呀。”
学生们立刻化身小侦探,凑近了仔细研究。通过科普人员的耐心解答,让学生们在观察中更进一步认识了解这些可爱又聪明的国家一级濒危保护动物黑叶猴。
科普馆的沉浸式体验
在科普馆内,科普人员向学生们介绍广西本土保护动物、梧州公园城市推荐观花植物、梧州市市花宝巾花以及国家一级保护濒危动物黑叶猴等相关知识,为学生们呈现出一个个充满趣味的动植物世界。
当科普到梧州市市花时,屏幕上的宝巾花正热烈绽放,粉紫橙红的苞片像被阳光染透的云霞,科普人员笑着揭秘:“宝巾花自1990年10月被定为梧州市市花,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道路、公园、广场园林绿化改造提升,各种造型宝巾花在城市绿化改造提升中得以广泛运用。”
手工制作非遗竹编风铃
“叮当交响曲”
“同学们都知道吗?竹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工艺。而我们今天要制作的竹编风铃则是一种融合了传统竹编技艺与现代创意的手工艺品,可以说是非遗技艺与生活美学碰撞出的奇妙火花。”
研学基地里,淡黄色的竹篾在科普人员手中灵巧的变化着,一步一步耐心地为学生们展示如何手工制作竹编风铃。
当学生举起制作完成的一串串竹编风铃,风吹过发出 “叮当叮当” 的响声,整个课堂响起的欢呼声差点掀翻屋顶。
中草药香囊制作****科普课堂
转场到大榕树下,鼻尖瞬间萦绕着艾草与薄荷的清香。
科普人员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中草药香囊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原来古人戴香囊不仅为了香,还能驱虫祈福呢!
学生们分成小组,挑选着各类药粉材料,按照制作配方,小心翼翼地将研磨好的中草药粉放入小巧的麻布袋里。不一会儿,一个个散发着中草药清香的随身香囊饰品便诞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