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20岁的小伙子因“猎奇心理”,在朋友的怂恿下,听信“生吞蛇胆强身健体”的说法,吃下了一枚新鲜蛇胆。
短短几小时后,小伙便出现剧烈腹痛、水样腹泻,并伴有剧烈腹痛,被紧急送往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
检查发现:白细胞、转氨酶升高,粪便中检测出寄生虫卵,最终确诊为寄生虫感染合并急性肝损伤。
经过驱虫、护肝治疗,小伙才逐渐脱离危险,但仍需长期观察肝功能恢复情况。
这个案例为大众敲响警钟:看似“野生滋补”的民间偏方,实则暗藏致命风险!
生吞蛇胆:一场危机四伏的“冒险”
许多人认为蛇胆有清热解毒、明目等功效,甚至将其奉为民间偏方。然而,现代医学早已证实,蛇胆不仅没有神奇疗效,反而可能成为“毒药”:
•寄生虫感染:蛇类常携带裂头蚴、鞭虫、蛔虫等寄生虫,蛇胆一旦被生吞,幼虫会在人体肠道内寄生,引发腹泻、腹痛、肠梗阻,甚至钻入大脑、眼部,造成不可逆损伤。
•毒素中毒:蛇胆含有胆汁毒素、组织胺等有害物质,会直接刺激胃肠道和肝脏,导致剧烈呕吐、腹泻、肝功能衰竭,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细菌污染:蛇类生存环境复杂,蛇胆易被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污染,食用后引发急性肠胃炎。
这些“民间偏方”,千万别信!
除了蛇胆,还有许多“偏方”暗藏风险:
•生鱼胆:毒性极强,一颗鱼胆即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活蝌蚪:易感染裂头蚴,引发脑膜炎;
•生吞蛇血:可能感染出血热病毒或寄生虫。
健康提醒:科学养生,远离“毒偏方”
1. 拒绝生食:任何未经高温处理的动物内脏、血液、肉类,都可能成为健康杀手。
2. 相信科学:若需调理身体,应咨询正规医生,避免轻信无科学依据的民间说法。
3. 及时就医: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切勿拖延,立即前往医院检查治疗。
生吞蛇胆的悲剧并非个例,每一次侥幸尝试,都可能让健康付出惨痛代价。记住:真正的养生,是远离猎奇,选择科学、安全的生活方式!别让“偏方”成“夺命符”!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李雅冰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