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便血成谜!痔疮还是肠癌?这些区别要点,你都知道吗?

湖南医聊
分享权威、有趣、实用、及时的健康科普资讯。
收藏

在肛肠科门诊,每一例便血病例都是肠道健康的“解密现场”。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肛肠二科赵亮主任通过真实病历对比,带您看懂痔疮与结直肠肿瘤的典型症状差异,关键时刻精准识别危险信号。

病例1:年轻白领的“滴血危机”——痔疮的典型画像

**1.患者信息:**张女士(化名),32岁,程序员,长期久坐,喜食辛辣。

**2.主诉:**便后肛门滴血1月余

**3.主要症状:**便后肛门滴血,呈喷射状,纸巾擦拭可见大量鲜红血迹,伴肛门灼痛。

4.关键症状:

出血特征:血液鲜红,仅在排便时发作,且不与粪便混合;

伴随表现:偶有内痔脱出,需用手推回;肛门瘙痒,久坐后加重。

检查结果:肛门镜显示齿线上下静脉丛曲张,

**5.诊断:**混合痔(Ⅲ度)。

肛肠二科赵亮主任病例介绍:这类便血呈现典型“排便强关联特征”,血液鲜红独立于粪便,仅在排便压力骤增时出现,是内痔静脉丛破裂的标志性表现。痔疮年轻人高发与“长期久坐导致盆腔血液回流受阻”“辛辣饮食刺激直肠黏膜”“习惯性便秘加重腹压”三大诱因密切相关。

病例2:中年患者的“暗血陷阱”——肠癌的隐秘信号

**1.患者档案:**王先生(化名),58岁,家族肠癌病史,近3个月反复出现黏液血便。

**2.主诉:**反复出现黏液血便3月余。

**3.主要症状:**反复出现黏液血便,大便表面附着暗红色黏液,偶有腹痛,排便次数从每日1次增至4~5次,近期体重明显下降。

4.关键症状:

出血特征:血液呈暗红色,与粪便充分混合,类似“果酱样”,无明显疼痛。

全身异常:持续腹泻与便秘交替,大便变细如小指,伴随食欲不振、乏力。

检查结果:肠镜发现乙状结肠占位性病变,病理确诊为中分化腺癌。

**5.诊断:**乙状结肠恶性肿瘤。

肛肠二科赵亮主任警示:这类便血暗藏“肿瘤侵袭特征”:血液暗红且与粪便深度混合,是肿瘤组织持续渗血并随肠道蠕动与内容物充分接触的结果。

暗红色血液提示出血部位远离肛门,多来自结肠或直肠上段;伴随的黏液则源于肿瘤刺激肠黏膜异常分泌。

腹泻便秘交替、大便变细等症状,是肿瘤生长导致肠腔狭窄、蠕动节律紊乱的直接证据。结合患者年龄、家族病史及体重骤降等全身性消耗表现,符合结直肠癌“隐匿进展,全身转移”的典型病程特征,警示中老年高危人群必须将便血视为肠道肿瘤的重要预警信号。

如何快速辨别痔疮与结直肠肿瘤?

从张女士和王先生的真实病例可见,痔疮与结直肠肿瘤的便血症状截然不同。为帮大家快速辨别,整理成以下对比表:

专家提醒

赵亮主任提醒:守护我们肠道健康:

1.应做好高危筛查,即50岁起,每年进行1次便潜血检测,每5年复查1次肠镜检查;有家族史者提前至40岁。

2.需增加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规律运动。最后,需牢记:**便血不能自行判断!**一旦出现异常,务必尽快就医检查!

每一例便血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问卷”,答案需要专业检查与科学判断。记住:早发现是抗癌的黄金法则,守护肠道健康,从重视每一次便血开始!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肛肠二科 张桂玉 赵亮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