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说就懂丨 警惕“沉默杀手”—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与应对

科普中国
原创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收藏

当我们谈论健康威胁时,下肢静脉血栓常常被忽视,但它却是隐藏在身体里的“沉默杀手”。据统计,全球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受到静脉血栓的困扰,了解如何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对每个人的健康都至关重要。

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机制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下肢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血管,不仅会引起下肢肿胀、疼痛,严重时血栓脱落还可能随血流进入肺部,引发致命的肺栓塞。想要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形成机制。医学上,静脉血栓的形成遵循Virchow三要素:血流缓慢、血管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

正常情况下,血液在静脉中持续流动,将代谢废物带回心脏。但当身体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时,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速度减慢,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逐渐聚集,形成血栓。此外,血管壁损伤如手术创伤、外伤、静脉穿刺等都可能破坏血管内皮,并激活凝血系统,促使血栓形成。而某些疾病(如肿瘤、妊娠、遗传性凝血因子异常)、服用特定药物(如避孕药)或高龄等因素,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进一步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正常情况下,血液在静脉中持续流动,将身体各部位的代谢废物带回心脏。但当身体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如久坐、久站或长期卧床时,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速度减慢,就像水流停滞的河道容易沉积泥沙,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也会逐渐聚集,形成血栓。此外,血管壁损伤也是关键因素,手术创伤、外伤、静脉穿刺等都可能破坏血管内皮,暴露内皮下的胶原纤维,激活凝血系统,促使血栓形成。而某些疾病(如肿瘤、妊娠、遗传性凝血因子异常)、服用特定药物(如避孕药)或高龄等因素,会让血液变得更容易凝固,处于高凝状态,进一步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

保持适度运动

运动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能够促进下肢肌肉收缩,像泵一样推动血液回流,加快血液循环。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即使工作繁忙,也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1-2小时起身活动,伸展腿部、踮脚尖、

合理饮食

饮食在预防血栓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新鲜蔬菜和水果,能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同时,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控制体重,降低血液黏稠度。另外,适量饮水至关重要,每天保证 1500-2000毫升的水分摄入,可稀释血液,防止血液浓缩。

穿着合适衣物

避免穿过紧的衣物,尤其是腰部、腹股沟和腿部的紧身衣裤,以免阻碍血液循环。对于需要长时间站立或久坐的人群,如教师、司机、办公室职员等,可在医生指导下穿着医用弹力袜。医用弹力袜通过对下肢不同部位施加梯度压力,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下肢静脉压力,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特殊人群的预防重点

术后患者

手术创伤会导致血管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术后患者是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应尽早在床上进行翻身,并进行踝泵运动(踝关节屈伸运动:在无痛感或微微疼痛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上钩脚尖,让脚尖朝向自己,保持3-5s,再最大限度的向下绷脚尖,保持3-5s,以上动作为一组。双腿可交替或同时进行。踝关节环绕运动:以踝关节为中心做踝关节360°环绕。),每天3-4次,每次20-30组,这些简单的动作能有效促进静脉血液流动。病情允许时尽快下床活动。对于高危患者,医生通常会根据情况使用药物预防(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或物理预防措施(如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足底静脉泵),这些措施能有效降低血栓发生几率。

孕产妇

怀孕期间,女性身体的激素水平变化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增大的子宫也会压迫下腔静脉,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因此孕期和产后都是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发期。孕产妇应适当增加活动,避免久坐久卧,如散步、孕妇瑜伽等。产后若因身体原因无法活动,可在床上进行下肢按摩和踝泵运动。同时,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增长,也有助于降低血栓风险。

老年人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血液流动速度减缓,更容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因此,除了要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外,还应适度运动,如打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锻炼。同时,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疾病状态下的预防要点

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如肿瘤、心脏病、肾病综合征等,血液更容易处于高凝状态,需要采取更积极的预防措施。除了遵循上述一般预防方法外,还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控制病情,定期复查。在使用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时,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出现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

警惕血栓的早期信号

虽然我们强调预防,但了解下肢静脉血栓的早期症状同样重要。如果突然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尤其是单侧下肢肿胀,皮肤温度升高、颜色发红,或者伴有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应高度警惕血栓形成,立即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有效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是一项长期的健康管理任务,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通过保持适度运动、合理饮食、科学穿着,针对特殊人群和疾病状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能够大大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关注健康,重视血栓预防,让我们的双腿自由舒展,为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特需医疗部主管护师 胡梦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特需医疗部护士 孙淼

审核: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副主任护师 郑薇

封面图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评论
科普Aqe
太傅级
已阅
2025-07-12
smxh676
大学士级
阅转
2025-07-12
科普中国俄体镇023
大学士级
2025-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