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水系密布,湖泊星罗棋布,雪山冰川纵横交织,是中国淡水资源的重要净产水区和西部地区的关键生态屏障,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天然湿地分布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不仅地表水资源丰富,还是一座巨大的地下水淡水资源宝库。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地下“宝库”。
三江源地区赋存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大部分地下水分布于地下含水层与冻土中,其总储量尚无明确的定论。据研究,青藏地区仅冻土储存的水资源总量就高达95280亿m3,能够装满240个三峡水库,相当于12万个武汉东湖的水量。
三江源区的地下水类型主要是孔隙水和裂隙水。基于同位素示踪、水化学示踪、温度示踪等方法查明,降水是区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其次是冰川冻土融水。
受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地质构造、冻土冰川及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三江源地区形成了其独特的地下水循环过程。
地下水循环
三江源区的地下水在保持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稳定方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地下水是高原植物生长的补水来源之一。另一方面,地下水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调蓄水池,在降水丰沛时节接受地表水的补给,减少汛期径流量,维护河流沿线生态环境的稳定;在降水稀少的枯水期,地下水补给地表水,维持河流基流,保证大江大河川流不息。
因此,保护三江源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对于维护高原生态平衡,保障长江、黄河、澜沧江上游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