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由河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石家庄市归国华侨联合会联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举办的2025年“亲情中华 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河北营科普研学活动在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基地进行。来自美国、西班牙、德国、英国等不同国家的华裔青少年、带队老师及科技志愿者50余名参加了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动手实践和专家科普讲座,近距离感受中国农业科技的创新成果与中华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
科技为桥,开启寻根之旅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刘敬科副所长对海外青少年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此次活动不仅是血脉亲情的纽带,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窗口。
从实验室到田间:探索农业科技前沿
在科普基地展厅,马春红研究员通过种质资源墙和展板展示,向青少年展示了丰富多样的农作物、杂粮、蔬菜种子,从传统粮食作物到珍稀中药材,每一粒种子背后都凝结着科研人员的智慧。同学们走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及华研究员以中药材质量控制为例,生动讲解了现代科技如何赋能传统中医药发展。钱训研究员则通过农药残留检测设备,揭秘了食品安全背后的技术支撑;在植物基因工程实验室,杨帆副研究员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实验室,展示了组织培养试验及小麦一年五代快速繁育技术,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生物技术如何破解粮食安全难题。
互动实践:让科学触手可及
科普讲座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及华研究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医药基础知识》及中药材的独特价值;钱训研究员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引导青少年思考健康饮食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赵璞博士《玉米起源、发展与未来》科普讲座,则通过动画和实物标本,讲述玉米从古老作物到现代科技产物的演变历程。
“剥玉米”实践课。在志愿者指导下,海外华裔青少年亲手剥开玉米,观察种子排列规律。这种寓教于乐的互动方式,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鲜活有趣。
文化为魂,共筑未来之梦
此次研学活动以科技为媒、文化为魂,既增强了华裔青少年的民族认同,也为中外科技人文交流搭建了新平台。未来,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基地将继续整合优质科研资源,打造更多融合科学与文化的特色活动,让“寻根之旅”成为连接海内外、贯通传统与现代的璀璨桥梁,为促进文明互鉴贡献河北力量。
作者:马春红 李洪涛 赵璞 朱金永
工作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