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为母爱加“碘”能量:孕产期甲状腺疾病预防指南

丹东市中心医院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百姓传播健康知识,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收藏

孕产期甲状腺疾病在孕产妇中患病率较高、病情复杂,可能会对母婴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孕产期甲状腺疾病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流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甚至死胎的发生风险,并危害后代的神经智力发育。因此积极预防孕产期甲状腺疾病,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从备孕期和孕产期两方面来谈谈如何预防孕产期甲状腺疾病。

1备孕期

1、科学补碘莫慌张,母婴安康有保障

随着我国碘盐政策的推广,目前我国已经没有人群碘缺乏的地区,但仍有自然环境中缺乏碘的地区,如山区、内陆地区。由于个体饮食习惯和当地自然环境不同,碘营养状况仍存在个体差异,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补碘。食用加碘盐是最有效的补碘方式。依据我国现行食盐加碘含量,每公斤食盐加碘25-30mg,碘的烹调损失率为20%,按每日摄入5g食盐计算,每日可摄入碘约100-120μg。如果不吃加碘盐,备孕期每天需要额外补碘150μg。补碘方式以碘化钾为宜(或者含相同剂量碘化钾的复合维生素)。开始补充碘的最佳时间是孕前至少3个月。无论是否食用加碘盐,备孕期妇女应该适当摄入富含碘的海产品,如海带、紫菜、贻贝(淡菜)等,以增加碘的储备量。

在重视补“碘”的同时,补充“铁”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铁会影响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铁缺乏可增加低甲状腺素血症的发生,因此,备孕期妇女应经常摄入含铁丰富且利用率高的食物,为孕期储备足够的铁。动物肝脏、动物血、红肉中的铁为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应适当多吃,例如一日三餐中应有瘦畜肉50-100g,每周1次动物血或畜禽肝肾25-50g。为提高膳食铁的吸收和利用,应同时摄入含维生素较多的蔬菜和水果。

同时备孕期妇女要规律作息、保持愉悦心情,这对预防甲状腺疾病也是非常必要的。

2、孕前筛查甲状腺,健康未来早护航

我国卫生健康部门将血清TSH纳入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推荐所有备孕妇女均要筛查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

如果为甲状腺疾病的高危人群,更应该积极做甲状腺功能筛查,做到甲状腺疾病的早诊早治,将预防孕产期甲状腺疾病的关口前移至备孕期。如何识别甲状腺疾病高危人群?以下为甲状腺疾病高危人群:

①有甲亢、甲减病史或目前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症状或体征;

②有甲状腺手术史和(或)131碘治疗史或头颈部放射治疗史;

③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或甲状腺疾病家族史;

④有甲状腺肿;

⑤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

⑥有1型糖尿病或其他自身免疫病:包括白癜风、肾上腺功能减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萎缩性胃炎、恶性贫血、系统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

⑦有流产史、早产史、不孕史;

⑧多次妊娠史(≥2次);

⑨体重指数(BMI)>40 kg/㎡;

⑩年龄>30岁;

⑪服用胺碘酮或锂制剂或近期碘造影剂暴露;

⑫有中、重度碘缺乏地区居住史。

筛查结果如有异常,应至内分泌科进行诊断和治疗。如果是已确诊甲状腺疾病的妇女,一定要在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备孕计划。

2孕产期

1、孕期补碘一小步,宝宝智力一大步

妊娠期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肾脏碘排泄增加,以及胎儿碘需求增加,孕妇的碘需要量比非妊娠妇女显著增加。我国营养学会推荐孕产期碘摄入量为每天230μg。

对于患有甲状腺疾病的孕妇,如果孕前食用加碘盐,妊娠期应该继续食用加碘盐。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减、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患者均可食用富含碘的食物,但是,如果在食用加碘盐的基础上,补充含碘复合维生素,碘化钾的含量不应超过150μg。

对于孕产期甲亢患者,仍然可以食用加碘盐;妊娠早期甲亢没有控制的患者,应适当限制富含碘的食物和含碘复合维生素制剂;甲亢控制良好的患者,补碘建议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

2、早筛甲功三项全,流产早产风险减

所有妇女一旦发现怀孕,无论备孕期甲状腺筛查结果是否异常,均应在妊娠早期进行甲状腺疾病筛查,这是避免孕产期甲状腺疾病对母儿危害的重要手段。筛查结果如有异常,应转诊至内分泌科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对已患有甲状腺疾病的孕妇,仍应定期对其进行产前检查,必要时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密切观察孕妇症状、胎儿发育及其他病情变化,每次产前检查后需再次进行风险评估,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妊娠风险分级和相应管理措施,并做好孕期健康宣教和保健指导。

生命的奇迹,始于每个细微的守护。预防孕产妇甲状腺疾病,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科学补碘,早一步筛查,多一分警惕,便能为母婴筑起坚实的健康长城。愿每一位准妈妈都能成为甲状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用科学知识照亮孕育之路,让爱与智慧代代相传。

评论
科普中国俄体镇023
大学士级
2025-07-14
俄体镇科普88888
太师级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