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玉米界的“黑珍珠”已上线,把粗粮档次卷到新次元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六合基地
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收藏

近年来,国内“黑珍珠餐厅”异军突起,

高端食材与创意烹饪的碰撞,

总能给人带来舌尖上的惊喜~

但今天要聊的不是餐厅,

而是玉米界的“黑珍珠”——黑糯玉米

它自带“健康+美味”双认证,

可谓餐桌上的“隐形米其林”。

快跟着小编解锁这颗“养生黑宝石”~

软着陆:颜值+口感

提到玉米,滚烫的金黄籽粒就在记忆里闪现开来……曾经,黄玉米是餐桌上的常客,那抹明亮的黄色承载了人们关于粗粮的大部分记忆。如果说黄玉米是玉米世界的“小清新”,那么黑糯玉米就是“暗黑系”大女王——颗颗饱满圆润的籽粒,在阳光下闪着神秘的紫色光泽,低调奢华却不失内涵。轻咬一口,Q弹的玉米粒糯到能拉丝,甜而不腻,越嚼越香,像在吃自带滤镜的“玉米软糖”,糯叽叽星人必冲!

硬实力:营养开挂

**花青素“富翁”:**每100克黑糯玉米含1405.7毫克花青素,是普通玉米 5-10 倍、蓝莓的 40 倍。抗衰、护肤、护血管,妥妥给身体装上“防护罩”~

小贴士:黑糯玉米之所以是黑紫色,是因为花青素在黑糯玉米的皮层和籽粒中大量存在。在幼苗期的叶鞘、叶脉都呈紫色,成熟时整支玉米从玉米粒到玉米芯都呈现为紫红色。

**叶酸“小巨人”:**每100克黑糯玉米含384 微克叶酸,约为普通玉米的5~6倍。

划重点**:**除了孕妇需补充叶酸以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外,不同人群补充叶酸的健康价值也值得关注:

**老年人:**补充叶酸也有助于改善记忆力,降低患老年痴呆的风险。

**孩子:**补充叶酸可以提高免疫力,助力大脑认知能力提升。

**成年人:**补充叶酸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关于黑糯玉米的“Q&A”

紫黑色是转基因?

错!黑糯玉米和紫薯、紫甘蓝一样,其自带的花青素是植物天然色素,每一口都是大自然的“本色出演”哦~

煮了会掉色?

黑糯玉米中的花青素是水溶性的,这意味着当玉米被煮熟时,花青素会溶解到水中,导致煮玉米的水变成紫色或黑色。

怎么选好吃的?

推荐“珍珠糯 801”!我院10年研发,多次拿奖的“实力选手”,糯中带甜绝绝子~

除此之外,还有一整个“玉米天团”等你来解锁!

苏科糯3号,江苏第一个甜加糯玉米品种,省主推品种,老牌子历久弥新,值得一试;

苏科糯1505,不仅颜值高,吃起来香糯清甜,还带有淡淡的巧克力香;

苏科糯1901,甜糯玉米,籽粒白色,糯中带甜,叶酸含量高,是孕妈妈们的“宝藏粗粮”;

苏科花糯2008,是我院选育的第一个国审品种,2015-2016年连续两年扛下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大旗。籽粒白、紫相间,糯性超好,“国字号”认证的“尖子生”等你来尝。

为了研究出更营养、健康、美味的玉米,促进玉米学科发展,我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指示精神,按照院工作会议提出的“一个学科、一条创新链、一个团队、一套政策”的“四个一”部署要求,深入研究玉米学科发展方向、科研重点、资源整合等关键问题,组建成立院玉米研究中心,矢志将其打造为“全省一流、全国领先”的玉米研究平台。

玉米研究中心

6月26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中心挂靠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建有资源鉴定及基因挖掘部、种质创新及品种创制部和品种评价及产品推广部三大研究平台。

中心将围绕玉米种质资源氮高效、高蛋白、耐高温等优异基因深度挖掘,解析其功能和调控机制;收集全球范围内不同生态区玉米遗传多样性资源,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全基因组选择、单倍体技术、转基因、基因编辑等生物育种技术,推进常规育种和生物育种的深度融合,培育高产优质、耐逆宜机的突破性玉米品种;开展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繁制种技术研究,探索科企合作新模式,加快品种的转化应用,形成“资源鉴定—种质创新—品种推广”全链条创新体系,推动江苏省玉米产业技术升级,为培养行业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推动玉米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方向迈进。


玉米界的“黑珍珠”已上线,

玉米研究中心也正式启航了。

让我们期待,

通过科研匠心与粗粮基因的碰撞,

把每一颗玉米粒都变成国民营养的“科学注脚”!

供稿:资源所

文字:赵雪

版式设计:朱悦

部分图片由AI生成

评论
淬剑ᵀᴹ
太师级
点赞江苏农科院六合基地
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