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慢病病友的血脂管理
周义
一、从一个生活现象说起
大家关注过没有,尤其厨房小细节,冬天为什么使用动物脂肪家庭厨房的下水道容易被堵。而人血管就像水管一样,堵了就是栓塞或者梗死。
二、认识血脂
主要包括:低密度脂蛋白(心脑血管主要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反应脂代谢);甘油三酯(心脑血管疾病起次要因素)。
三、什么高脂血症
请问大家是不是看箭头有无升高呢?如果是这样小学生都知道道理,为什么还需要医生呢?
正是因为很多人都在看有无箭头升高。
科学问题需要专业回答。
而是根据10年发生心脑血管危险风险进行危险分层。结合病史、既往史、家族史分为中危、高危、极高危,而慢病患者主要中危、高危患者。
中危,低密度脂蛋白大于或等于2.6mmol/l,单纯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不包括脑卒中、冠心病);
高危:低密度脂蛋白高于或等于1.8mmol/l.如合并冠心病或脑卒中等患者。
注意:高危患者如果低密度脂蛋白低于1.8mmol/l,如果无降脂药物副作用,降脂药物方案原方案进行。
四、血脂异常高危人群
(1)摄入脂肪过多,摄入脂肪种类不当;
(2)更年期女性或者后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
(3)吸烟,血管内膜损伤;
(4)肥胖;
(5)长期静坐等。
五、管理第一步
非药物处方制定
(1)脂肪摄入
以非饱和脂肪酸为主,植物油,菜油;减少或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
脂肪摄入量,成人每日每天25-35克,平均不超过30克。
注意脂肪高不要吃或限制油汤(一般情况下最好白开水)。
(2)戒烟或避免二手烟;
(3)适量运动;
(4)控制体重。
六、药物启动前
注意评估肝功能及有无肝脏疾病。
用药过程中需要出现肌痛,需要监测肌酸激酶。
七、用药
一般选择他汀类降脂药物。睡前口服。
一般不主张单药大剂量使用(增加药物副作用)
必要时需要联合降脂(不是同类降脂药物)。
八、管理
一般3月复查血脂,看低密度脂蛋白。
监测降脂药物副作用:
如果有厌油、纳差需要监测肝功能(或定期监测);
如果肌痛需要监测肌酸激酶。
血脂大达标原因:
1.未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2.用药依从性差或者副作用大;
3.用药方案不合理;
4.未重视药物经济学对患者依从性影响 。
九、不同人群,让血脂达标,降低其心脑血管疾病再发风险,提高病友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