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解锁夏天养生的奥秘

于丽医生科普
原创
健康科普原创作者喜马拉雅健康领域官方认证快手健康主播
收藏

华夏古老的智慧典籍《黄帝内经》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理念如熠熠星辰,指引着人们顺应四季变化来调养身心。夏天,作为万物蓬勃生长的季节,蕴含着独特的养生密码,遵循《黄帝内经》的教诲,能让我们在这个热情似火的季节里,收获健康与活力。

夏养于阳,呵护生命之火

《黄帝内经》讲:“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夏天阳气最为旺盛,人体阳气也浮于体表。此时养生,重点在于养护阳气。夏天不可过度贪凉,空调温度不宜调得过低,以免寒邪入侵。长时间待在低温环境中,不仅会使毛孔收缩,阻碍阳气的正常散发,还可能引发头痛、关节痛等不适症状。适当晒太阳也是夏季养阳的好方法,早晨或傍晚阳光柔和时,漫步于户外,让阳光洒在身上,可促进血液循环,激发身体的阳气。

饮食清淡,滋养脾胃之土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黄帝内经》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夏季饮食应秉持清淡原则。多吃新鲜蔬果,如西瓜、黄瓜、苦瓜等,既能清热解暑,又能补充维生素和水分。西瓜甘甜多汁,有清热除烦、利尿的功效;黄瓜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苦瓜虽苦,却可清热解毒、滋养脾胃。同时,适量摄入粗粮,如玉米、燕麦等,有助于健脾益胃,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宁心安神,平定内心之躁

夏季心阳最为旺盛,炎热天气易使人心情烦躁。《黄帝内经》指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养心在夏季至关重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可通过冥想、听音乐、阅读等方式来舒缓情绪。清晨或傍晚,在公园、河边等安静的地方散步,呼吸清新空气,感受大自然的宁静,让内心的浮躁逐渐消散。睡前喝一杯温牛奶,听一段轻柔的音乐,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有助于养心安神,提高睡眠质量。

适量运动,畅达气血经络

“动则不衰”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理念,夏季也不例外。但夏季运动要把握好度,避免在烈日炎炎时进行剧烈运动。可选择清晨或傍晚时分,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这些运动强度适中,能使气血通畅,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但不可过量饮用冷饮,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微微出汗即可,既能排出体内的湿气和毒素,又不会因出汗过多而损耗阳气。

夏天是大自然赋予我们调养身心的宝贵时节,遵循《黄帝内经》中“夏长”的养生智慧,养阳护心、清淡饮食、宁心安神、适度运动,我们就能在这个夏天,顺应天时,收获健康的体魄,为全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绽放光彩,引领我们走向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

一起来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吧

评论
李海剑
太师级
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但不可过量饮用冷饮,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微微出汗即可,既能排出体内的湿气和毒素,又不会因出汗过多而损耗阳气。
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