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留言,询问有颈动脉斑块,但没有三高,不过他是完全他汀不耐受,现在只单独服用依折麦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在2.3mmol/L,如果换成海博麦布,降脂效果会不会更好一些,服用时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华子告诉他,颈动脉斑块主要与年龄相关,没有三高也不吸烟的话,LDL-C在2.6mmol/L以下就可以了。依折麦布与海博麦布可以互相替代,但是两者降脂效果相似。
一、颈动脉斑块的常见成因
颈动脉有处“Y”形分叉,此处动脉内膜受血流冲刷,容易出现机械性损伤,使LDL-C进入其中,形成斑块。很多人从青少年时期,颈动脉就会形成**“脂纹”,然后随着年龄老化,逐渐转变成斑块**。
斑块的自然进展过程十分缓慢,大多数斑块需要数十年的时间进展,才可能对健康造成威胁,很可能超过了目前人类的预期寿命。比如说60岁的人发生了斑块,如果身体健康,可能要超过100岁才会造成动脉严重狭窄,远超过了人类平均寿命,无需担心。
但是如果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遗传等危险因素,斑块就会加速进展,还会增加破溃风险,就需要积极控制了。
二、不耐受他汀可单独用麦布
目前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以他汀类药物为主,其不仅可以降低LDL-C水平(30%-50%),同时还有抗炎、抗氧化、改善动脉内膜代谢的作用。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海博麦布)也是常用降脂药物,但降脂强度较低,在单独用药时,对LDL-C水平的降幅只能达到20%左右,所以通常需要与他汀联用才能发挥较好降脂效果,但如果存在完全他汀不耐受,也可以单独使用。
不过麦布类药物没有他汀的抗炎、抗氧化、改善动脉内膜代谢等作用,单独用药时无法有效逆转斑块。
三、依折麦布与海博麦布
依折麦布是全球首个胆固醇吸收抑制剂,2002年在美国上市;海博麦布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药,2019年在国内上市。两者的化学结构虽然有差异,但作用靶点相同,都可以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降脂强度相似。
依折麦布在全球应用时间超过20年,在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上积累了大量证据;海博麦布在药物结构上进行了优化,旨在提高药物的安全性,理论上略优于依折麦布,但上市时间较短,长期数据较少。
在实际应用时,依折麦布与海博麦布的核心适应症相同,降脂强度相似,可以替代使用。两者常用量均是每日10mg,服药1次,早晚均可;且不受食物影响,空腹或是餐后服用均可;主要经粪便排泄,肾功能不全者不需调整剂量。
两者影响胆固醇的吸收,但不影响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在单独用药时不良反应很低,但与他汀联用时,可能会升高肌病风险,需要注意肌痛、乏力的症状,必要时检测肌酸激酶(CK)水平,有异常时及时就医。
总结一下,在他汀不耐受时,可以单独使用依折麦布或是海博麦布,两者可以互相替代,但降脂强度较低;如果与他汀联用,需要注意肌病相关的不良反应。
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