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洗澡竟会要命?医生:3个动作可能引爆你脑中的“不定时炸弹”!

湖南医聊
分享权威、有趣、实用、及时的健康科普资讯。
收藏

夏日炎炎,出门动不动就是一身汗,浑身黏糊糊的简直不要太难受了,不少人洗澡的次数也随之增多。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有人因晨起洗澡差点丧命!

据媒体报道:近日,河南郑州的王先生清晨洗澡时突感头部“炸裂般”剧痛,随即晕倒在地。送医后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引发凶险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什么是颅内动脉瘤?早上洗澡会导致颅内动脉瘤破裂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长沙泰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自强怎么说?

一、什么是颅内动脉瘤?

脑动脉瘤其实并非肿瘤,而是脑血管壁异常膨出的“血泡”,由于血液在血管内是流动、有压力的,时间一久,就可能冲出这处“血泡”,引起动脉出血。根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国内脑动脉瘤的发病率为7%~8%,相当于每100个人里面有7~8个存在脑动脉瘤。

据统计,脑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10%~15%的患者甚至来不及就医便直接猝死25%将在出血后24小时内死亡,可谓凶险万分!颅内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后致残致死率大约为50%

更严重的是,出过血的动脉瘤再次破裂的机会及危险程度均大大增加,颅内动脉瘤第二次破裂后致残致死率约为80%。

所以,颅内动脉瘤就像是埋藏在人脑中的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一旦引爆,后果不堪设想。

二、仅一次洗澡,为什么会“引爆”它?

洗澡时的这3个动作刚好可能“引爆”它:

• 冷热水交替刺激,可能导致血管反复收缩扩张,进而引起血压波动,导致动脉瘤破裂;

• 体位改变,弯腰洗头时颅内压骤增(研究表明此时颅内压可升高约30%),增加动脉瘤破裂风险;

• 搓澡时憋气屏息,易使得胸腔压力倍增,静脉回流受阻,收缩压飙升,相当于给血管壁施加“暴击”。

再加上晨起6点-10点时人体血压自然升高20-30mmHg,易形成叠加效应。临床数据显示,约有15%的动脉瘤破裂发生在晨间洗浴时,千万要引起重视。

三、脑动脉瘤高风险人群有哪些?

许多人认为“没症状就是没问题”,但脑动脉瘤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以下人群需要警惕:

• 中老年人:脑动脉瘤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在40-60岁的中老年人中更常见。

• 女性:雌激素波动(更年期/妊娠)削弱血管弹性,服用避孕药也会加剧血栓风险。

• 吸烟、大量饮酒者:吸烟者动脉瘤破裂风险是不吸烟者的3.2倍,尼古丁使血管持续痉挛,诱发炎症因子攻击内皮细胞。酒精摄入>30g/天会导致血压波动幅度超过40mmHg,加速血管损伤。

• 有脑动脉瘤家族史者:如果家人患有脑动脉瘤,患病风险会增加。若直系亲属有两人患病,自身风险也随之增加,此类患者需提前筛查。

• 其他:患有高血压、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多囊肾病、主动脉狭窄、脑动静脉畸形等疾病的人。

四、动脉瘤可以提前发现吗?

对于未破裂的动脉瘤,一般的抽血化验、普通CT、核磁共振无法查出,但可以通过脑血管CTA、MRA和DSA等血管成像技术来发现。

所以,建议45岁以上人群日常体检中可以加入专门的脑血管检查项目。一经发现有动脉瘤有手术指征的尽早手术,即使没有手术指征也应到正规医院随访复查。否则一旦“不定时炸弹”爆炸。将会危及生命!

李自强主任提醒大家:突发单侧眼睑下垂、视力模糊;短暂性剧烈头痛,休息后缓解;耳鸣、头晕,尤其是伴随颈部僵硬时;无诱因的频繁打哈欠,脑缺氧信号等这些症状可能是“破裂前兆”,务必立即就医!

五、如何预防?

脑动脉瘤破裂虽凶险,但可防可控。记住这5条原则:

• 控血压:高血压人群,服药需规律,避免擅自停药,晨起后静坐5分钟再活动,避免血压“过山车”。

• 戒断不良习惯:戒烟,限制酒精摄入,避免用力排便或憋气动作。

• 调整生活习惯:洗澡水温控制在38℃-40℃,避免冷热刺激。若有晨浴习惯,晨浴前喝半杯温水,弯腰洗头改为仰头冲洗。

• 科学运动:推荐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运动时需循序渐进,避免爆发性用力。运动前后充分热身,防止体位突变。

• 饮食干预:低盐低脂,多摄取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限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避免高胆固醇水平引发动脉粥样硬化。

由于近期气温波动剧烈,脑血管疾病呈高发趋势,建议有三高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应按时服药、控制病情平稳。如果发现自己患有动脉瘤,应及时前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听取专业诊疗建议。

来源:长沙泰和医院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评论
中气旋
太傅级
已经阅读
2025-07-23
俄体镇科普88888
太师级
2025-07-22
科普中国俄体镇023
大学士级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