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大暑至,湿热盛!耳鼻喉健康“三部曲”+节气养生全攻略

耳鼻喉健康驿站
爱生活,爱健康 耳鼻喉健康分享交流
收藏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古人云:“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此时暑气蒸腾,万物繁茂,正是“湿热交蒸”的时节。

大暑诗词赏:

1《大暑》宋·曾几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提醒我们防暑降温的重要性。

2 《消暑》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心静自然凉,养生先养心。

耳鼻喉健康“防暑三部曲”

耳朵:防潮防抠,远离“游泳耳”

夏季高温高湿,耳道环境类似“热带雨林”,真菌(如曲霉菌)繁殖速度加快,易引发外耳道炎。若处理不当,可能扩散至中耳。

升级版贴士:

游泳后护理:用白醋+酒精(1:1)棉签轻擦外耳道,天然杀菌(皮肤破损禁用)。

中医妙招:按摩耳垂后翳风穴(耳垂后方凹陷处),每天3分钟,改善耳部血液循环。

鼻子:空调鼻炎?试试“三洗法则+”

研究显示,空调滤网未清洁时,每平方厘米含霉菌超1000个!是诱发鼻炎的“隐形杀手”。

升级版贴士:

精油防护:在空调出风口挂尤加利精油棉片,缓解鼻塞(孕妇慎用)。

饮食辅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刺梨、猕猴桃,增强鼻黏膜修复力。

喉咙:冷饮一时爽,咽炎火葬场

案例警示:

2023年《耳鼻喉科杂志》研究指出,连续3天每日饮用冰饮超过500ml,咽喉充血风险增加47%!

升级版贴士:

急救食谱:冬瓜薏米老鸭汤(加两片陈皮),清热润喉不伤脾。

穴位按压:按压手腕外侧的阳溪穴(拇指上翘时凹陷处),缓解咽痛。

大暑节气养生扩展

大暑必吃“三宝”

1、伏羊汤(北方习俗):羊肉+生姜炖煮,“以热制热”排汗祛湿。

2、仙草冻(南方特色):凉粉草熬制,含天然多糖,解暑降火。

3、西瓜翠衣饮:西瓜皮白色部分煮水,含瓜氨酸,预防暑热头晕。

食谱附赠:

▪薄荷绿豆粥:绿豆50g+粳米30g+鲜薄荷叶10片,煮至开花,冷藏后食用。

防晒妙招:从“头”到“喉”全防护

1 物理防晒:

宽檐帽+UV400太阳镜(预防日光性鼻炎和耳部晒伤)。

穿浅色棉麻衣,领口喷薄荷纯露降温。

2化学防晒:

耳后、颈部等易忽略部位需补涂防晒霜(每2小时一次)。

晒后修复:芦荟胶+洋甘菊精油冷敷发红部位。

3中医防晒:

饮用“防晒茶”:绿茶3g+玫瑰花5朵+沙棘果10粒,抗氧化防紫外线损伤。

大暑健康特别提醒,24小时防护时间表

晨间6-8点:开窗通风,避免中午湿热空气入侵。

午后13-15点:空调温度不低于26℃,加湿器湿度保持在50%-60%。

晚间21-23点:用40℃艾草水泡脚,引火下行防咽痛。

高危人群预警

儿童:游泳后需专用耳道干燥剂(药店可购)。

老年人:空调房放一盆水,预防鼻黏膜干裂出血。

熬夜族:睡前含服蜂蜜枇杷膏,修复咽喉黏膜。

“大暑不暑,五谷不鼓。”炎热虽难耐,却是万物生长的关键期。顺应节气,护好耳鼻喉,方能“暑”你健康!